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恭迎诸神

http://www.newdu.com 2019-01-25 腾讯道学 止水 参加讨论

    文/止水
    大年初四,民间称“羊日”。这一天很多地区要恭迎诸神,商家也要准备初五的开市。
    三羊开泰
    
    羊(资料图)
    羊,《说文解字》:“祥也。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吉祥的“祥”的本字是“羊”。甲骨文很形象,描绘成头上弯曲的两角,金文中更是形象地画出了羊形。羊在人们心中是一种温顺的动物,所以《说文解字注》中又有:“羊,善也。”
    
    三羊开泰杨柳青年画(资料图)
    “泰”卦为六十四卦之一:“泰,小往大来。吉。亨。天地交,万物通也。”中国人将正月对泰卦,《易》曰:“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
    正月代表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是大吉。“羊”与“阳”音同,羊代表吉祥,所以在表达上又有“三羊开泰”的写法。
    
    清·光绪 广绣三阳开泰挂屏心 故宫博物院(资料图)
    三羊开泰,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题材,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广绣三阳开泰挂屏心》,是广东刺绣的精品。屏心上一轮明日,枝头有瑞鸟齐鸣,中央有三只颜色不一的羊,一派祥和,寓意“三阳开泰”。
    恭迎诸神
    
    接灶(资料图)
    民间传说中,诸神在正月初四这一天返回人间,民间有“迎神”活动。民谚里有“送神早,接神迟”,意思是送神的时候要赶早,接神的时候到了下午也不迟。还有一些地区在这一天接灶神,关于接灶神的时间,不同的地区各有不同。
    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接灶》:“安灶神马于灶陉之龛,祭以酒果糕饵,谓之接灶。谓自念四夜上天,至是始下降也,或有迟至上元夜接干。”冯应京《月令广义》:“燕俗,元旦合家少长罗拜灶神以祝,曰迎灶。”苏州及燕京地区是在正月初一接灶神。
    
    莆田地区做大岁(资料图)
    闽南地区流传有“送神风,接神雨”的民谚,意思是腊月二十三送神的时候会起风,正月初四接神的时候会下雨。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一民谚反映了闽南地区自然气候的特点。
    在福建的莆田,正月初四还有“做大岁”的习俗,即在初四那一天再过一次年,这一习俗源于缅怀抗倭英雄戚继光。
    食俗
    
    东北乱炖(资料图)
    对于很多老人而言,大年初四这一天要吃“杂合菜”。杂合菜,顾名思义就是大杂烩,北京及河北地区称作“折萝”。折萝,本指剩菜,是老北京的一种吃法。老北京还有种叫“瞪眼儿食”的吃法,就是将街上肉铺里的下脚料进行加工,最后放到大锅里煮。
    类似这样“一锅炖”的吃法,其实就是中国菜系里的烩菜,分为河南烩菜、东北乱炖、山西烩菜、博山烩菜、河北熬菜等。
    
    朱元璋与珍珠翡翠白玉汤(资料图)
    “杂合菜”、“折萝”虽说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人们为了裹腹而食用的一种食物,但仍为一些文人雅士津津乐道,更为民间艺人传颂。王世襄曾在文章中说到自己的菜是“杂合菜”,当然这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中国菜式里有一道叫“珍珠翡翠白玉汤”的菜,其实为“杂合菜剩菜汤儿”,原材料为白菜帮子、菠菜叶儿,馊豆腐、剩米饭粒。这个菜式的来源一说与朱元璋有关,当年朱元璋饥饿危难时曾受到一位老婆婆一碗剩菜剩饭的帮助,他称这碗剩菜为“珍珠翡翠白玉汤”。
    曲艺界将这一段故事作成艺术作品,有单口相声传世。与旧俗相比,现代人的物质条件优越,又讲究清盘行动,不必再吃以前的残羹冷炙,但老人们提倡的节约精神仍要大力提倡。
    
    掌柜说官话(资料图)
    除此之外,大年初四的晚上,商家的掌柜要请伙计吃饭。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所谓的官话,就是掌柜宴请伙计们吃饭的时候说的一句“辛苦”。说完这句话后掌柜的会给大家夹菜,如果给谁夹了包子,就代表这个人会被解雇。
    中国人讲究和气生财,买卖不成礼数在。这一天的晚上,雇主还会发红包。现代人第一天上班开工收到老板的红包,实际上也源于此俗。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是个好日子。明天就是初五,大家准备接财神喽!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