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每周诗语丨杨柳依依何所似

http://www.newdu.com 2019-03-13 腾讯儒学 姚海涛 参加讨论

    文/姚海涛
    柳,喜光、喜湿、耐寒,是北方常见的一种树。因其细长的叶,低垂柔软的枝条,妩媚的身姿,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柳也成为春天一道不可不说的风景。而且,柳在诗歌中也无处不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所有的柳诗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无疑是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关于此诗,历来评价很高,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唐代名诗。
    首句将柳树用“碧玉”一语甚妙。我们都知道,小家碧玉这个成语。这一词就将柳树写成了一经过梳洗打扮,亭亭玉立的年轻女子了。同时“碧玉”也点出了柳树翠绿的新叶。
    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丝织裙带。甚至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少女垂下的一头轻柔的长发。这细细的嫩叶是经谁的巧手裁剪出来?是它啊,是二月里和煦的春风。它就像灵巧的剪刀,裁出了整个春天!
    折柳送别、离别赠柳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有言曰“春柳乃送别之时,秋月乃望归之日。”
    
    昔日离别杨柳依依,今日归来雨雪霏霏(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一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写的是战士出征之时,杨柳依依的春天景色,已经饱含了怀念家乡的情愫。这为后来的写柳伤别离、恋恋不舍打下了基础。
    在古代,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柳”与“留”谐音,以表挽留之意。柳树常在郊外,随处可见。所以,古人经常赋柳送别。所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树就这样在春天里站立在长亭外、古道边,见证别离,点染着古往今来的依依不舍的离别情。
    最有名送别“柳诗”恐怕要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此诗又称《渭城曲》,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所作。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咸阳古道边,清晨的一场细雨,润湿了道路上的尘埃。馆驿旁的绿柳,经雨水冲洗变得更加翠色可人。亲爱的朋友,干了这杯送别的酒吧。你往西边去后,就再也难以见到昔日故友了。
    
    眉如柳叶,未经世事的俏佳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另外,诗词中还有柳如眉、柳如烟、柳如丝的常见写法。
    柳如眉。以柳喻人的眉眼是诗词中的一种常见写法。西蜀词人魏承班写有《渔歌子·柳如眉》。这是一首描写少妇闺情的诗。其中上阙前三句是“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连用三个比喻以极言少妇美貌。这少妇眉似柳叶,发如云,肌肤细腻白净,散发着阵阵香味
    南宋向子諲《浣溪沙》中则有“冰雪肌肤不受尘,脸桃眉柳暖生春。手搓梅子笑迎人。”这里写的则是一位冰清玉洁、面若桃花、眉如柳叶、手搓梅子、未经世事的笑腼俏佳人
    欧阳修有《阮郎归》云:“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写的是春分时节,踏青之时,春风和煦,偶尔能听到马儿的嘶鸣声。青青的梅子,豆粒大小,细嫩的柳叶,像眉毛一般灵秀。春日渐长,蝴蝶在花丛之中轻盈的飞舞。好一派春光!
    柳如烟。垂柳多傍水而生,生长茂盛浓密,远远看上去云雾氤氲、婆娑袅娜,好一幅如烟春柳图!于是,文人雅士多“沾墨才题梅似雪,挥毫又赋柳如烟。”韩愈有“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李峤《柳》中有“杨柳郁氤氲。”雍裕之也有“青青一树烟”之句。
    
    如烟,如丝,似梦,如幻(资料图 图源网络)
    罗隐《柳》中有“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李清照《永遇乐·元宵》词中亦有“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可以说,柳如烟之句多矣。
    柳如丝。以丝写柳枝的诗也为数不少。如贺知章《咏柳》中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句。罗隐《柳》中也有“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白玉蟾《织机》则有“天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
    又是一年春柳绿。看,“才黄半未匀”的鹅黄柳芽;看,柳如眉、如烟、如丝、似梦、如幻,看,婀娜多姿、袅袅婷婷、氤氲万千的柳,是它装点出整个春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