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这首诗的作者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1921年入北京大学德文系,1927年毕业。随后出版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1930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193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任教,战时任地处昆明的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1942年出版《十四行集》。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作品还有散文集《山水》、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等。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诗与思相结合”,是“沉思的诗”,表达的是“经验”。理解时应该充分注意其这一特点。这部著名作品集表达了诗人的“生命的体验”,它是在沉思如何看待自我、看待我们曾以为已经熟知的外部世界。 本诗为《十四行集》中的第十六首,作于1936年。本诗意境阔远,一开头,便选取了一个特定的视角,一个“高点”——“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于呼吸自然大气之间,体验着生命间的奇妙感应。自我个体的生命,怎样渐渐融入大自然,达到“物我一体”之境;体味着人的生命,水,风,云,雾……那些流动着的生命,山,平原,路,树,蹊径……那些凝定静态生命,以及其间的关联和呼应……乃发生了这样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对人之生命的旷远,对人的生命与万物之关联,等等。“我们”的身体融化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和眼前的平原及其上之蹊径,揭示了生物、生命的转化关系。其关键词是“化身”。这个意象在结尾部分又出现了一次,强调了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可以互相转化。生命的能量转换,生命信息的沟通与关联,存在于自然万物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不是说人要占有自然,占有万物,而是要看到人的生命可以转化为自然;换个说法:自然万物也是人的生命的体现。这是诗人彼时常居于深山,于山间小道,踽踽独行,而产生的对生命与自然交流、呼应的独特感受,是参透了生命真谛、自然真谛之后的对自然和人最深的接触之实质的道破。 该诗语言素朴润实,风格内敛,而意蕴深沉,境界高远,经得起细细体味。 研读本诗,可以思考下列问题:(一)试想象自己立于高山之巅,各种动态的和静态的自然之物往来于身边,呈现于眼前,感受本诗的意境……(二)本诗所写均是常见的景物、事物,而诗人把个人感受升华为人生经验,借此思索人生的意义,对此有何感悟?(三)作者服膺的德国诗人里尔克提出“诗是经验”的诗歌理论。从本诗中可否有所体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