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庄子:以道用世,万物皆可实现逍遥

http://www.newdu.com 2019-03-15 腾讯道学 赵大山 参加讨论

    文/赵大山
    庄子以鹏鸟翱翔九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向世人展现了无比逍遥的境界。就其本质来说,逍遥是化解了自我的执着,不受欲望所缚,从而与道合一,心灵得以自由的奇妙的心理体验。
    以这种逍遥的心态用世,可以达到正确认识万物,使万物各得其宜,各得其用的效果。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资料图)
    谈到庄子,怎能不谈到惠施呢?在《逍遥游》中,二人就逍遥是否有用展开了辩论。
    惠施说,魏王送给我一颗葫芦种子,种下之后,结出的葫芦十分巨大。但太大了,用它装水,不够坚固;用它当水瓢,又没有水缸放得下。言下之意,庄先生,你的高论就像这大葫芦,大而无用。
    庄子说,你太不善于用大东西了。宋国有人擅长调制不让手龟裂的药物,世代以漂洗丝絮为业,每年所得不过数金。有一个商人以百金买下这个药方,进献给吴王,在冬天与越国在水上作战,大败越国。吴王分割土地封赏他。同样的药,发挥的作用不一样。
    你为什么不用大葫芦做成腰舟,不就可以浮游于江湖之上了吗?你却担心大葫芦没有用,真是不开窍啊。
    逍遥用世,就是用道眼看万物,万物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用,它能否发挥最佳的功能,就看你会不会用。
    
    万物各有各的美(资料图)
    惠施不服气,又说,有一种高大的樗树,树干疙里疙瘩,弯弯曲曲,做不了任何东西。虽然生长在大路旁,木匠路过看都懒得看它一眼。你的话,也是大而无用啊。
    庄子哈哈大笑,你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捕捉小动物,东奔西跑,上窜下跳,灵活得不得了。但一旦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之中,只有等死的份。再看那斄牛,身躯庞大无比,小小的机关对他毫无作用,但它却不能捕捉老鼠。这样的一颗树,为什么不把它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让人可以无所事事的徘徊于树旁,悠闲自在的躺卧于其下呢?
    逍遥用世,就是顺万物的本性以为用。
    孟子与告子也是辩友。二人因仁义是本性还是人为的问题发生过辩论。
    告子说,人性就像杞柳,义行就像杯盘,以人性去做到仁义,就像以杞柳去制作杯盘。
    孟子说,您是顺着杞柳的本性去制作杯盘呢,还是伤害它的本性去制作杯盘?如果要伤害杞柳的本性去制作杯盘,难道也要伤害人的本性才可以行仁义吗?带领天下人伤害仁义的,一定是您这种说法。
    告子的意思,物性是先天,而仁义是后天的产物。但孟子反驳,利用物去制作器物,不是应该顺着物性吗?那么人行仁义不也是顺着人固有的本性吗?
    仁义是先天还是后天且不理它。但应该顺着物性利用之,使之发挥最佳的功能却是儒、道两家共同的观点。
    
    万物皆有其性(资料图)
    以道来看,万物皆有其性,万物皆有其用。用其所用,没有什么东西没有用的。
    说到陶渊明,几乎没人不知道的,但说到他的曾祖父陶侃,知道的人可能不多。陶侃也是个人物,从一介平民做到封疆大吏。他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员收集锯木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大雪泥泞,陶侃吩咐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自由如常。陶侃命令,凡公家用竹,一定要把砍下来的零碎竹子、木头收集起来,好好存放。别人都觉得这么大的官,还这么小气。后来桓温征伐四川,需要建造大量战船,却苦于钉子不足。这时候陶侃留下来的竹根、木头派上了用场,把竹头木块劈开,就做成了钉子。解决了钉子问题,战船也很快造成了。
    物皆有其用,对于万物之灵的人类来说,又有谁没有用呢?
    我们看《西游记》,唐僧的三个徒弟中,好像猪八戒一点用都没有。贪吃贪睡又好色,而且关键时刻就撂挑子。但是猪八戒是团队中的开心果,他装傻充楞解除了多少旅途的寂寞,万里的取经路,没个搞笑的闷都闷死了;猪八戒也是出气筒,孙悟空在唐僧处受了委屈,就拿猪八戒出气;凡是孙悟空不愿干的粗活脏活累活,就支使八戒来干。
    用其所用,人皆有用。
    公孙龙是战国时名家的代表,《淮南子》记载,公孙龙在赵国时,对弟子们说,你们当中没有才干的,就不要跟随我一起出游了。旁边有一个穿褐色衣服的人说,我嗓门大。公孙龙又问,你们当中还有嗓门大的吗?弟子们说没有。公孙龙就让那个嗓门大的人加入弟子的行列。过了几天,公孙龙去游说燕王。到了河边,渡船在河的另一边,嗓门大的人大喊一声,渡船就过来了。作者由衷赞叹,圣人处世,善于使用有一技之长的人啊。
    
    以道眼看世界,顺物而用(资料图)
    老子说,圣人善于佐助他人,故没有可放弃的人;善于化育万物,故没有可放弃的物。
    在道家看来,万物皆是道的产物,它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而且,它也不是特为人类而存在,以此心态观物,物无不宜。俗世中的人,往往陷入是非的争论,不过是以己是为是,以己非为非,如此反而限制了对人的完整看法。如果跳出是非的桎梏来看人,人人有其所长,人人有其所用。
    逍遥,不是教人出世,而是教人以道用世。当你悟道之后,再以道眼看世界,顺物而用,好像没有用的东西可能有大用;顺人而用,克服是非之心看待人,人可能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赵大山,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