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老子智慧:道法自然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呢?

http://www.newdu.com 2019-03-18 腾讯道学 赵大山 参加讨论

    文/赵大山
    当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中国人常常会说,那就顺其自然吧。这似乎有种消极的意味,就是说我放弃主动的作为,听凭外界对我的安排。
    自然这个词,无疑来自于道家,在《道德经》中,“自然”一词出现了五次。要深刻理解自然这个词的意义,不妨看看原文怎么说。
    
    自然(资料图)
    《道德经》十七章说,国君治国理政有四种方法,最好的方法是无为而治,百姓只知道统治者的存在,人民对他无爱憎;次一等的是国君有所作为,百姓亲近称赞他;再次一等的是百姓畏惧他;最差一等的是百姓侮骂他。接着,老子说:“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统治者不干扰百姓,事情干成了,百姓都说:“这是我自己干成的。”
    这里的“自然”,是我自己如此的意思。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意思是不要妄下命令,让事物自己发生发展消亡。因为天地生发的狂风骤雨都不能够持久,何况人为的命令呢?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自己如此。道没有什么可效法的,它本身是绝对的、永恒的、无限的,它只能效法自己。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这里的“自然”显然和“道法自然”之“自然”同义。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辅佐万物自己成就,而不敢妄意干涉万物的自由生长。这里的“自然”和“百姓皆谓‘我自然’”之“自然”同义。
    从以上简单的列举可以看出,“自然”并非不作为,反而是要有作为。只不过如何作为有讲究。
    
    万物自由生长(资料图)
    古人观察自然界,发现万物自由生长,好象不受控制,但又时时受控制。举例言之,草木春天发芽抽叶生长,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就枯黄萧瑟了。草木的这种现象,是自己如此的,别物控制不了它。但它又是受控的,它不可能在秋天发芽抽叶生长,在春天果实累累。是谁使它如此呢?老子抽象出一个道,是道在背后起着主宰的作用。
    但道使万物如此的作用方式是柔弱的,它不会改变日往月来,寒往暑来的规则,也不会改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则,因此,万物的生长就有两个含义,一是道是万物的控制者,但这种控制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给予万物自由生长的权力;二是万物自由生长不是绝对的,实际上有一种力量在限制着它,这个力量来自于道。
    因此,道在万物之中,使万物自由生长又受限制,道又在万物之外,对万物发生着主宰的作用。
    
    大自然的平衡(资料图)
    万物只能运用它的本能活动,它依靠着大自然规定好了的某种自然条件作为它的生存手段,它不可能突破它。但说到人类就有些复杂了。因为人类有着高度的智能,他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他的智能足以区分和利用万物。如果他不顾他物的生存,完全考虑自我利益的满足去作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会损害大自然的平衡。
    比如柬埔寨著名的吴哥古窟,现在隐藏在茂密的热带丛林中。它本来是古柬埔寨王国的首都,因为滥砍滥伐终于在一场巨大的泥石流中毁灭。
    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个人的欲望、情绪、成见、偏见而互相不理解、鄙视,从而引发矛盾冲突,严重的话甚至会发生毁灭世界的战争。
    所以,老子谈到“自然”的概念就非常的深刻了。“自然”这个词,是与“人为”相对的概念。
    什么是“人为”呢?就是出于个人的私欲、贪婪、妒忌、偏见、情绪等等私人的欲望或因素去作为。
    
    顺应外界(资料图)
    《道德经》这本书,实际上是老子对君侯们的建议书,老子希望统治者抛弃贪欲、权力欲、享乐欲、功名欲等等人为的观念,如此才可能做到虚静无为,让百姓自己管理自己,从而达到“太上,下知有之”,就是百姓知道你的存在,但无爱无憎、彼此相安的理想状态。
    对于普通人来说,就要避免出于私欲的目的去作为,这样的话,可以尽量的避免不合情理的言行。
    如此,顺其自然不妨可以这样理解,个人应该顺着外境的情势,不带个人的私欲去作为。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赵大山,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