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王阳明:致良知方能逃脱人心的黑洞

http://www.newdu.com 2019-04-17 腾讯儒学 杜利平 参加讨论

    文/杜利平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发布。之所以称它“黑洞”,是因为它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
    
    黑洞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人心也有“黑洞”(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且这黑洞的负能量威力不仅在自然界巨大可怕,在现实生活里,也是破坏力不小,就在黑洞照片公布不到三天,一家互联网企业就因它而搞得声名狼藉,20亿市值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事情缘由是这样的——这张黑洞照片本是世界多国科学家多年的心血和成果,免费向全世界公布。但是随后有网友发现:在某中国互联网企业网站上,这张黑洞照片被标注版权为其所有!强行向使用图片的用户收费。该企业强调并威胁别人不要将黑洞照片用于商业,而自己的所作所为却恰恰是在用于商业。
    后来网友又挖出:该公司连国旗、国徽照片都明码标价,直至公众发现才匆忙纠正。究竟是疏忽大意还是视而不见?保护版权是社会共识,但不能为了利益滥用版权,以版权之名,图利益之实。
    
    追求利益也应保持良知(资料图 图源网络)
    接着很多媒体也纷纷揭竿而起揭发并谴责其不良行为,随着愤怒情绪的集体爆发,事件迅速发酵,天津市网信办连夜约谈其网站,责令该网站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彻底整改。股市也迅速对其做出惩罚,4月12日上午,该企业被摁死在跌停板上,市值蒸发20亿。因为“黑洞”照片,这家企业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家企业表面上看是败在了自然界的“黑洞”,实则是败在了自己内心的“黑洞”。因为实际上不止自然界存在“黑洞”,我们人心内部也有一个看不见“黑洞”,那就是无止境的欲望。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一首《十不足》散曲是这样描述人心那无限膨胀的欲望的:“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人如果不管理控制这个内心的黑洞,它就会吞噬我们做人做事的底线,最后导致我们事业失败,幸福丢失。
    
    无法掌控内心的“黑洞”,必将失去幸福(资料图 图源网络)
    “黑洞”是永远无法填满的,但是可以管理和控制。如何管理我们内心的“黑洞”呢?500年前,阳明先生给出了一个良方——致良知
    良知即是个是非心。怎么才能去致良知呢?阳明先生说最佳途径是做到“知行合一”。
    一是做加法——修养一颗公正仁爱的心。即: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二是做减法。王阳明认为是人的私欲遮蔽了人的良知。所以致良知必须减私欲。他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而且这种扫除工作要彻底干净,若有一毫恶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三是辨义利。在王阳明看来,义和利的差别很小,也就是说,如果能做一些义事,对他人有益,自己也一定能获得利益。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以不损害别人利益为前提,更要在自己取得好处的时候,让别人也取得利益。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实际是在害己。
    
    通过致良知达到我心光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阳明一生都很注重个体的责任,他那看似不容于世,其实又处于俗世的一生,始终都坚持着通过仁爱来显现内心的良知。实际上我们每个普通人也都可以像他那样,通过致良知来达到我心光明的境界,并由这颗光明的心的指引,来逃脱内心一个个的无形“黑洞”,走向人生和事业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