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 我有时候在媒体上看见“地上有一堆玻璃碴儿”,有时候又看见“墙头上有一行玻璃茬儿”。请问究竟应该写“玻璃碴儿”还是写“玻璃茬儿”呢?谢谢! 北京读者 孟颂质 孟颂质读者: “碴”跟“茬”在普通话里都是儿化词,说成“碴儿”跟“茬儿”。这两个词意思有所不同。 “碴儿”主要表示3个意思: 1、小碎块儿。例如: (1)孩子把碗摔碎了,你用簸箕把碗碴儿撮出去。 (2)从冰箱里拿出的鱼掉在地上,“啪”的一声摔出一些冰碴儿。 2、器物上的破口。例如: (3)端碗的时候,别碰碗上的新碴儿,小心划着手。 (4)他拿起花瓶,看到瓷瓶口的碴儿是陈旧的。 3、引起争执的事端或感情的裂痕。例如: (5)我不是想找碴儿吵架,我是想介绍点儿情况。 (6)他们俩过去有碴儿,现在和好了。 “茬儿”常表示3个意思: 1、庄稼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例如: (7)收完麦子,在地里走的时候,小心麦茬儿扎脚。 (8)我去把地里的玉米茬儿刨出来。 2、指一年内作物生长的次数。例如: (9)我们这儿一年种两茬儿水稻。 (10)这是今年的头茬儿韭菜,割上两把回家包饺子一定好吃。 3、指中断的话头或事情。例如: (11)今天先聊到这儿,明天下午请你吃饭,咱俩接茬儿聊。 (12)老王有新任务,决定派你去李庄扶贫工作队接茬儿干。 “茬儿”过去有“同‘碴儿’”的用法。但是现在一般将两者分开使用。在主流网站观察,写“玻璃碴儿”的,要远远超过写“玻璃茬儿”的。可见“玻璃碴儿”是社会主流写法。因此,建议您采用“玻璃碴儿”的写法。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