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母亲节:若论示爱表白 我们不如小孩

http://www.newdu.com 2019-05-07 腾讯儒学 杜炎玉 参加讨论

    文/杜炎玉
    现在所说的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而它真正成为一个节日则起源于美国。早在2006年,我们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母亲节。当年12月,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将农历四月初二定为中华母亲节,因为那一天是孟子的生日。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在中华母亲节诞生的第十个年头,与西方母亲节相遇在同一天。
    
    都是感恩母亲,有必要专门设立中华母亲节吗?(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直以来,中国母亲的形象基本都是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先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后来逐渐有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周作人有次读清人汪辉祖的笔记《双节堂庸训》,他在读到“吾母寡言笑……终日织作无他语”一句的时候,不禁想起了他的祖母,“忍苦守礼”,“生平不见笑容”。对此,钱理群教授也有共鸣,他在《这也是一种坚韧和伟大》中写道:“母亲也是这样,坐在那张破旧的藤椅上,‘终日织作无他语’,并且不见笑容。”
    
    人生很长,人生很短,及时享乐(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就在前几天,我有了新邻居——是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妇,他们准备在北京玩一个月。因为怕不习惯,就短租了一间屋子,吃住都可以像在家一样。
    开始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毕竟这么大年纪了,奶奶还有脑血栓。但爷爷说,奶奶从来没有但一直都很想来北京,很想来祖国的首都,他怕再不来,就没机会了。
    母亲并不是只喜欢待在家里,世界那么大,她也想去看看。如果有机会,别光顾着自己旅行,也带上父亲母亲吧,“一起去繁华的上海和北京,还有云南的大理保留着回忆”。
    
    世上只知康乃馨,无人问津忘忧草(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今,世上只知康乃馨,无人问津忘忧草,而忘忧草才是咱们国家的母亲花,又名“萱草”“宜男草”。嵇康《养生论》载:“合欢蠲忿,萱草忘忧。”“蠲”,除去之意。合欢可以除去忿恨,萱草可以让人忘忧。
    除了花,对于母爱的回应,国内和国外也不一样,成年人和小孩子更不一样。我们习惯于将母爱放在心里,都是做的多、说的少,实打实地“爱你在心口难开”。而在这方面,我们都不如小孩。
    现在,学校越来越注意培养孩子对亲情的表达,时不时地就会冒出来一句“我爱您”,或者更“肉麻”的话——也许你会觉得说不出、不习惯,正是因为总有这种不习惯,母亲才会不能习惯。
    多做少说当然不是不好,但是越不交流,就越不会交流。尤其是长大了以后,我们离家求学、在外工作、落户成家……不再叛逆了,却变得沉默。在外,无论面对多少人,我们都能口绽莲花;但在家,在母亲面前,就只剩下一个字——“妈”。
    
    爱,要说出来(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代沟,不是“非一代”就有沟,而是有沟才成了“非一代”。不常沟通、无效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啥都不是事儿,是事儿就一阵;说开了、说好了,事就没了。母亲节,让我们像儿时那样,有爱就要说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