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国际博物馆日: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

http://www.newdu.com 2019-05-15 腾讯儒学 杜炎玉 参加讨论

    文/杜炎玉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也许你从未听过,或者很少听说。它的名气既不如一周前的母亲节,也不如两周后的儿童节,但它的意义,却是不容小觑的。
    
    博物馆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国际博物馆日彰显了国际博物馆协会致力于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决心,也表达了其吸引全社会公众了解、参与和关注博物馆事业的愿望
    这个节日前面虽然冠有“国际”二字,但“博物”一词,却是源自我国古代。博物,既含有现代元素,又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以是动词,意思是通晓众物,见多识广;也可以是名词,指的是通晓各种事物的人。
    而如今,“博物”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只是唏嘘感叹,并不是求全责备。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心变得浮躁(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今社会,行业五花八门,知识错综复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更新换代赶超光速,令人目不暇接。而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追上了《权利的游戏》,可能就会错过今日头条;刷了一会儿抖音、朋友圈,可能就完不成今天的阅读量……
    于是,我们一方面想要掌握的更多,而另一方面,却什么也没有握住。最后,一切都如风拂杨柳,水送飘萍。没有了“隔行如隔山”,却也少了“术业有专攻”。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转变是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开始的。
    活字印刷术的伟大意义这里就不赘述了,南宋以来,真正过目成诵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不再悬梁刺股地去背诵、记忆,想用的时候,直接到书架上去翻找就可以了。
    社会总在进步,而人则要学会自我调整。博物不是比谁看过的多,而是比谁留下的多。所以,我们要避免“一瓶不满,半瓶晃荡”,在一路向前的同时,脚踏实地,留下足迹。
    
    让自己永远在路上(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曰:“三十而立。”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到三十真正有所树立的其实很少,尤其是随着整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硕士生、博士生越来越多。博士生基本上是一毕业就已经三十多了,硕士生也是刚工作没几年就迈入三十岁大关。所以“立”,根本无从谈起。
    一个在某企业办公室的朋友曾对我说,他三十岁的时候遇到了自己工作甚至人生的瓶颈。刚毕业那会儿,他的薪酬待遇是班里的佼佼者,然而过了几年,他就不如班里的大部分同学了。因为大家都在进步,而他一直留在原地。
    这就像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温水煮青蛙”。温水里的青蛙一直耽于舒适清闲的环境,而当它探出头去的时候,发现本来是两栖动物的青蛙,已经变成了三栖、四栖,而自己反而退化成了一栖。
    《礼记·曲礼上》载:“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学的多总不是坏事,也许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知识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现在,你的未来。
    
    百花齐放而不是孤芳自赏(资料图 图源网络)
    韩寒新作《飞驰人生》的最后一句话说得很好:此片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以奉献的精神去做热爱的事,而不是浅尝辄止;在一枝独秀的基础上实现百花齐放,而不是孤芳自赏。此“博”之谓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