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通俗易懂的人文经典

http://www.newdu.com 2019-05-15 腾讯儒学 姚海涛 参加讨论

    文/姚海涛
    得知《腾讯儒学》新年读书计划第二期推出的阅读书目是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以下称《简史》),心中涌动起了一股久违了的温暖。
    因为笔者毕业于中国哲学专业,而这本书又是一本中国哲学史著作。能够在工作多年之后,与此书不期而遇,心中无疑是惊喜的。
    
    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有开创性的新写法(资料图 图源网络)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领域内的绝对权威。《简史》是中国哲学方面的通俗之作,也是经典之作。对于本专业的人来说,此书为入门必读书目。上学之时,我已读过多遍。这次,我又怀着崇敬的心情,小心翼翼地从书架中将它拿出,重新阅读这本“旧相识”。
    1916年,谢无量先生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中国哲学史》。两年后的1918年,胡适先生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可惜的是,胡先生的书只从老子讲到了荀子,只算是先秦哲学史。1929年,钟泰先生出版了一部半文言的《中国哲学史》。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先生出版了两卷本《中国哲学史》。
    此书无论从系统性还是哲学性上都大大超越了以上二书,且在体例上基本摆脱了纯粹以哲学家谱系的写作方法,注重从哲学流派的演变角度进行系统化梳理,其兼顾哲学的洞见与哲学史的源流,注重史与思的结合,也就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真可谓开创了中国哲学史的新写法。
    
    《简史》是一本浓缩的精华(资料图 图源网络)
    《简史》一书即脱胎于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冯友兰先生在1946年至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访问教授时,以英文写定而后出版。
    彼时,冯先生出于教学的需要,将业已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进行了浓缩重写。后来,此书被翻译成中文版在国内出版。
    2019年距离《简史》英文稿出版,已逾70年,距冯先生去世已近30年。直至今日,《简史》依然是广大青年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参考书。真应了那句话,浓缩的就是精华。此书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影响都很大。
    直到今天,一版而再版,历久而不衰,成为畅销数百万册的中国哲学经典。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在推荐给青年学生的阅读书目中就提到这本书。他讲到,“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
    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最基本的。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中国哲学离不开日常生活(资料图 图源网络)
    《简史》其名曰“哲学”,切中中国哲学所擅长的人生哲学面向。中国哲学妙理玄思不离人伦日用间,出处进退皆是道德学问。如儒、释、道无不围绕人的生活而展开。
    正因如此,此书也成为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女士最喜欢的书。她曾提到,“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它蕴含了让我变得正直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
    世事无情而难料。如今,朴女士身处囹圄之中,日益迈入老年,在尝尽人间甘苦冷暖,识尽是非成败转头空之后,如果重读《简史》,当有另一番滋味。
    《简史》其名曰“简”,蕴含了简约、简单之意,也就是将整部中国哲学史通俗化、简约化。此书在写作之时,兼顾到了读者群体的参差不齐与哲学的玄虚高妙之间的协调。作者自序中言,“著小史者,意在通俗。”此书做到了。
    此书虽为简史,但简而不陋、约而不失,非哲学大家不能为。于是,它成为了解中国哲学流变的必读书。
    《简史》其名曰“史”。冯先生以哲学家的眼光来关注中国古代的思想史资料,于是有了这本《简史》。细读此书,可以体味出冯先生所独具的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双重视野。
    在作者自序中,冯先生提到了良史的三长:才、学、识,并进行了简单的诠释。他说,“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
    此书虽谓简史,唯以才、学、识三点来概括,差足当之。
    
    中国哲学对世界的贡献不可估量(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读《简史》,是在读一部通俗易懂的人文经典,也是在读一部高屋建瓴的哲学著作。
    冯先生在《简史》的最后一章以《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为题,将中国哲学置身于世界哲学的大家族中予以审视,颇具深意。其对中国哲学的殷切期望,值得今天的中国哲学研究者深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