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枇杷与食疗养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

http://www.newdu.com 2019-05-22 腾讯道学 止水 参加讨论

    文/止水
    每年的农历四至五月,枇杷上市。作为常见的水果种类,枇杷深得人们的喜爱。本文从“枇”、“杷”二字的字形结构出发,为大家讲述《千字文》与其渊源以及古代诗文中“枇杷”的“卢橘”、“金丸”别称的来历,最后结合食疗养生来看这一水果。
    
    枇杷(资料图)
    枇杷
    枇,左边是个木,右边是个“比”字。比,甲骨文是两个人并肩挨着,后引申为“并排”、“对应”等。《说文解字》解释为“密也”。比,古代也表示一种梳头的用具,即篦子。《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写道:“头不枇沐,体生疮肿”。
    
    匕(资料图)
    从字型上,很难找到其与水果的联系,我们再看下“匕”这个字。除了表示刀具之外,“匕”还是一种取食的工具,也是祭祀用的器具。《易·震卦》中有:“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意思是雷发声,古代诸侯能够警戒,守其宗庙社稷。现代常用于表示军纪严明。
    《池北偶谈》谈及卓珂月的《千字大人颂》写道:“枇字云:‘郁尊黄金,膳枇素木。’枇音匕,义取祭用素枇也。”意思是古代祭祀时,会使用素枇。
    
    宋徽宗·狂草《千字文》(资料图)
    杷,右边是一个“巴”,《说文解字》解释为“收麦器”。《千字文》经南北朝周兴嗣编纂后,各代都有改编,其原文写道:“枇杷晚翠,梧桐早凋。”唐代进士周逖写《天宝应道千字文》,发印前呈送给宰执,被问及:“枇杷二字,如何翻破?”答曰:“惟此二字依旧”。
    在“枇”与“杷”两字的合用及分拆使用上,古人可谓是费劲脑汁。卓珂月将“杷”解释为:“姑妇任绩,夫男秉杷。”这里的“杷”,是一种种田使用的工具。
    卢橘杨梅次第新
    我国有悠久的枇杷种植史,早在周代就有这一树种。《周礼·地官》东汉郑玄做注有:“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珍异葡萄枇杷之属。”枇杷的叶子有毛,一年四季都不凋谢。枇杷树的生长习性为春天结果实,夏天成熟,秋天结蕾,冬天开花,有“四时之气”,所以常常被当作景观植物,有装饰庭院的作用。
    
    枇杷·齐白石(资料图)
    王世珍咏物诗文之中,有一首《枇杷》写道:“丛黄的皪散青森,五月珍苞出上林。初似金丸能辟鸟,复如崖蜜有来禽。夏熟共传司马赋,秋风还记柏梁吟。祇应祠庙登新日,不分含桃宠独深。”
    如今福建的莆田,被誉为“中国枇杷第一乡”。枇杷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祭祀妈祖的供果之一。
    
    赵孟頫·《画苏东坡像》局部(资料图)
    在古代,枇杷又被称作“卢橘”、“金丸”、“蜡丸”等。其中,“卢橘”的称谓较早便有,但用于表示“枇杷”,一说源于苏东坡。苏将“枇杷”用“卢橘”代替,张嘉甫曾对此表示质疑,并引《伊尹书》的“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卢橘,常夏热。”
    此外,上文提及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杮,亭奈厚朴”一句中,“卢橘”与“枇杷”并列,可见是两种不同的品种。这一点,苏东坡自然知晓,其笔下所写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中的“卢橘子”,即为“枇杷”。罗浮山位于岭南,宋人朱翌的《猗觉寮杂记》中曾提及“岭外以枇杷为卢橘子”。“枇杷”作“卢橘”,是苏东坡入乡随俗。别称中的“金丸”,象征着天地五行,寓意着美好。
    食疗养生
    枇杷的果实入口香甜,可润肺止渴,利五脏。清代食疗养生《随息居饮食谱》中写道:“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其叶也可入药。民间常用其与川贝合用,治咳嗽。孙思邈的《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写道:“枇杷叶:味苦,平,无毒。主啘不止,下气。正尔削取生树皮嚼之,少少咽汁,亦可煑汁冷服,大佳。”此外,还有蜜灸的用法,即将枇杷叶切制后,加定量蜂蜜拌炒。
    
    《丹铅总录》(资料图)
    此外在民间,枇杷熟时正值入夏,因食物不宜存放,常常引起人们的肠胃问题,导致到了此时人们的病疾增多,从而有相关民谚。杨慎的《丹铅总录·卷二六》写道:“古谚云:‘枇杷黄,医者忙:橘子黄,医者藏。’‘萝卜上场,医者还乡。’言夏多疾,冬白平也。”
    枇杷酸甜可口,老少皆宜,是入夏之后食疗养生的优选。同时,枇杷树四季长青,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旺盛的生机,有富裕、吉祥等美好寓意。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