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老子 虚静观 作用 现实价值 论文摘要:作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哲学 家,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的思想,其中的虚静,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建立在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它还是 中国 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就虚静本身而言,其特点可概括为:排除主观之成见﹑杂念﹑嗜欲,保持内心平静清澈﹑聚精会神﹑心智专一。另外“虚静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静”蕴藏着“以静制动”“以静养智”“宁静致远”“清静无为天下正”的智慧。虚静观还对 音乐 书画茶道有重要的影响。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虚静观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显而易见,其影响极其深远。 引言 《辞海》云:老子,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世人。一说即老聃,字伯阳,楚国苦县(现在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老子姓李名耳,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时代末期,老子年龄比孔子稍长,传说孔子曾问礼于老聃。据说他看到周室衰微,便隐退。西出函谷关,至秦,莫知所终。他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强留他著书,他便写出了《道德经》(即《老子》一书)五千言而后离去。老子是中国古代具有原创意义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源头之一,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 发展 起着重要作用。老子生平在史书中的记载甚少,明确一记录老子生平的最早 文献 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它如《史记·孔子世家》和《庄子》的《天道》、《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篇中有零星记载,但都不详尽。关于老子其人其书,长期以来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这些问题又是研究老子哲学所不容回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老子生平,学界一般依据司马迁《史一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一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迁在此肯定了老子姓李名耳,是周守藏室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档案馆馆长)。 老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辩证法大师。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智慧的巨人。哲学是认知的最高王国,孕育着人类智慧之爱,辐射着人类智慧之美,哲学家因此而被称为人类智慧之友。有的哲学家冷峻似冰,有的哲学家炽热如火;有的哲学家立足大地洞察世界,有的哲学家高悬太空俯视尘世;有的哲学家置身于社会运动参与斗争,有的哲学家深居书斋冥想沉思。他们各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宇宙、世界、社会、人生追索求知并作出了各自的回答。而哲学的思考.是探求奥秘、寻根究底、了无穷尽的思考。哲学的这种思维特性,决定了哲学的思考必然伴随着批判性。哲学的面孔是沉静的,在沉静中却含有澎湃的激情,犹之于沉默的山岩地壳蕴蓄着炽烈的地火熔浆一样。哲学就是这样的人类智慧之爱,像“诺亚方舟”,希望拯救人类,驶离苦海,指向幸福彼岸;就是这样的人类智慧之美,要破“司芬克斯”食人之谜,洞照人生光明之路,指向美的乐土;就是这样的人类智慧之友,不是君凌人类之神。“神喻”禁锢人脑,哲学家释放人思。老子就是这样一位哲学家,他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守静”,实为“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他主“不争”,实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要之,无为消极其外,有为积极其内。智者精思妙涵深邃,充满了智慧之爱,闪烁着智慧之美,成为人类智慧之友。因此,老子哲学思想就 自然 被认为是生命的智慧。 《老子》一书,是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先河的哲理诗,是中国这一智慧巨本对宇宙、人生、社会、 政治 认知的哲学格言。五千精妙,博大精深。邀远眇要,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灿烂的日出。其中有对老子及其书的评价: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自明也。” ——司马迁 面对世事的纷扰,老子主张人生应该致虚守静。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源,道体虽然为虚,但是它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这里的“虚”并不是指空虚无物,而是形容一个人谦虚谨慎,胸怀坦荡。虚的反面是盈,盈是自满的意思,自满会产生许多的弊病,自满会让人停滞不前,无法进步。 有关老子思想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水的意象﹑处世哲学﹑无欲观﹑ 教育 ﹑和谐﹑环境等理念的领域,对于其“虚静观”思想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将比较全面﹑系统地对“虚静”进行阐释。其中包括:“虚静观”的涵义,“虚静观”的作用,“虚静观”的当代价值。对于虚静观的涵义,首先从老子的《道德经》的篇章中选取有关虚静内容的描写;其次,简单地从佛道儒的关系阐述虚静观;最后,从虚静观的认识发展论(《大克鼎》—《老子》—《管子》—《庄子》—《荀子》)进行说明。对于虚静观的作用,首先从虚静观中“静”的作用出发,包括“以静制动,以静养智,宁静致远,清静无为天下正”四个方面;其次,从虚静观的 艺术 作用出发,包括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茶道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虚静观”之涵义 (一)老子的虚静观 老子教人们“虚”、“静”的生存智慧心理能够不断保持平衡,不能靠一时的想通某个道理,而是要靠内在的修养: “虚”、“静”。 “虚”是什么意思?“虚”就是空,空就是通,通就是灵,灵就能动,所以叫做虚空,叫做通灵,叫做灵动。当你的心虚了、空了、通了、灵了,你就灵动了,你就聪明了。“静”是什么?“静”就是清,静了就能够清,清了就能够明,明了不就聪明了吗! “虚”了“静”了,心理、人格有了力量,就永远能够抵抗外来的诱惑与干扰。但这不是容易做到的,所以老子讲六个字,第一个“致虚极”,要达到一个极顶,虚的极顶。什么叫虚的极顶,就是不断地历练,达到一个高境界,不是虚一点、虚一时,而是整个全过程修炼到这个境界。 (二)简述佛道儒的“虚静观” 佛教倡导清心养神,即“戒能清心”,“定能生慧”。这里“戒”实际上是清心法”。佛家有五戒、八戒、十戒等;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发慧必先修定。佛法的定、寂、静、空、诚、虚为养神境界,而慧、感、知、灵、明、觉则是养神的功效。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道德经》主张“清静无为”、“抱神以静”、“少私寡欲”,强调“虚其心,实其腹”,主张“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还精补脑”,“虚静修神”,排除忧患,以免神躁,才能长寿。道家的“虚静说”强调的是本体,是内在精神,是人与外界的超功利关系,是人的自由本质,是以追求人生的解放为目的”的。 儒家主张“非礼勿为”,心有礼则为“正”,意有礼则为“诚”,身有礼方为“立”,人有礼方为“仁”,“正、诚、立、仁”正是人心身健康的标准。“静而能虑”这是儒家的“养生法”。阐明了“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正所谓:“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明则智慧生”。但是,由于儒家整个哲学思想过于强调人与社会的功利关系,过于强调社会理性,过于强调“致用”,因而,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伦理教育和认识教育方面,它的“虚静说”对审美的影响也主要是外在的、理性的调节作用方面,未能深入地契合审美心灵的实际。 (三)“虚静观”认识论的发展 (1)《大克鼎》上的“冲上劂心,虚静于猷”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虚静”并不是庄子的原创,早在周厉王时代的《大克鼎》铭文中就有“冲上劂心,虚静于猷”的讲法,指的是敬天崇祖仪式中的一种谦逊、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 (2)老子的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就是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心机等加以消解、清净,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将原本清纯圆满的人心闭塞、骚乱。“守静”,是致虚的必经途径。人通过守静的功夫,洗涤心灵上蒙受的喧嚣与尘埃,恢复心灵的清脱空明;从而拓展心灵的新空间,积储生命的能量,在深蓄厚养中实现灵魂的升华。 老子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建立在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哲学尤为关注理想人生问题,强调人的修养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儒家讲修身是为了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道家讲修身是为了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目的。在道家看来,整个宇宙是和谐的,作为宇宙中的人也应该是和谐的。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往往被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因素所缠绕,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清除妨碍和谐的各种干扰,让心灵恢复到原始的朴素状态。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理过程。从宇宙论和认识论角度讲,“道”是自在自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体,而虚静则是“道冲”(虚空),是道的本体存在形态。道的这种特殊存在形态,决定了它不可能为人的一般感知方式所认识。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老子·第十六章》)王弼注云:“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注。”也就是说,道的本体是静,动由静而起,又归于静,动只是静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体道者只有虚静其心,静观万物,全身心地融人宇宙大化流行之中,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体验到宇宙深处的宁静,也才能与道周游,产生至美至乐。 (3)《管子》的静因之道 战国时宋钘、尹文的认识方法。他们说:“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管子·心术上》)主张采取清静客观态度观察事物。《管子》的“虚静”论明显是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管子》的“虚静”论则是作为思维的特征而提出的:“心之在体,君子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心术上*)。这里的意思是说:思维器官在人体上处于主宰地位。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接触外界,各有各的作用。思维若按正常 规律 进行,耳、目等器官也就会按常规发生作用。只有排除各种嗜欲,人的智慧和灵感才会产生和保留。这里实质是在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如果一味受物欲和私欲的支配,失去理性的控制,那么人的思维就会被窒息;感性认识只有在理性认识正确指导下才会发生作用。《管子》的这种认识论,对美感思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吕氏春秋》中说:“天生人而使人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仲春纪.情欲》),这里的“欲”与“情”发生了联系,从节“欲”到节“情”,这是从《管子》的认识论向美感论发展。两汉的《淮南子》又发展了《管子》的“虚静”说,认为“视于无形,则得其所见矣。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矣”(《说林训》),“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原道训》),使“虚静”说更具有美感的特性,将感性与理性辩证地统一了起来。魏晋之后,“虚静”说则被大量运用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如顾恺之提出的“悟对之通神”(‘历代名画记》卷五),“悟对”就是“虚对”,也即对而不对,这是要求画家作画时既要把握对象的特征,又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达到“通神”的境界。 (4)《庄子》的“心斋”“坐忘” 《庄子·人间世》中的“心斋”概念: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何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嗥不宜。”颜回曰:“回家之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若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 《庄子·大宗师》中的“坐忘”概念: 颜回日:“回益矣。”仲尼日:“何谓也?” 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 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 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日:“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离形”﹑“堕肢体”,实即摆脱人的欲念所由产生的生理存在;“去知”“黜聪明”,实即排除人的知识所由获得的理知分析活动。而只有通过“外天下—外物—外生”的修炼步骤,才能超越感性和理知的局限,达到庄子的心斋和坐忘,这就是虚静的真正含义。虚静的要义,使精神清洗掉周围世界理知和生存本身对它的玷染,以生成一种“高度修养境界的空灵明觉之心”。 (5)《荀子》的“虚壹而静” 鉴于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之弊,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荀子所谓“虚”,指不以已有的认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识;“壹”,指思想专一;“静”,指思想宁静。荀子认为“心”要知“道”,就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他说:“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藏”即获得的认识。荀子认为,不能因为已有的认识而妨碍接受新的认识,所以“虚”是针对“藏”而言的。他又说: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有分辨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的能力,可以同时得到多种不同的认识,这就是“两”。但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一种事物、精通一门学问,就必须专心一意、集中思想,不能因对那一种事物的认识而妨碍对这一种事物的认识,这就是“一”。“一”和“两”的这种辩证统一就是“壹”。荀子强调:心枝则无知,侧则不精,贰则疑惑。壹于道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美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择一而壹”也就是专一、专心。荀子还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同上)心是动的,不动就不能思维,但要正常思维就必须排除各种干扰,让思想静下来。所谓“静”就是不让各种胡思乱想和烦恼来扰乱思维。荀子认为,正确处理好“藏”与“虚”、“两”与“壹”、“动”与“静”三对矛盾的关系,做到“虚查而静”,就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做到“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 二“虚静观”的作用 (一)“虚静观”中“静”的作用 (1)以静制动 王弼以静制动 王弼从宇宙生成论的研究转向对宇宙本体论探究,提出了 “以静制动的哲学理念。他说,万物从“静”中来,又回到“静”中去。王弼认为,运动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则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王弼认为,只有把握住作为万变的原因而本身并不变化的“本”,才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居于主动的地位。以静制动的形而上学动静观,必然要导出“静为躁君,安为动主”的政治原则。王弼教导统治者,要善于以静制动,“息乱以静”,这才是君临天下的“可久之道”;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离其清静,行其躁欲”,必然造成天下大乱的不堪之局。为了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认为,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 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 木鸡不易得,养鸡人知道。武林高手难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最终是一分呆气。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 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2)静中生慧 何为“静”?静,不光是指听觉上的静,更应是心静。要想有一番成就,你得先静下心来。 要想有成就,想“生慧”,你就得“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要是不静,怎么能独自坐在菩提树下,苦思冥想,最后得到拯救众生的真谛?东晋的陶渊明要是不“静”,怎么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要是不“静”,怎么能默默耕耘,潜心研究,最后开启生物新领域的大门?这些人面对尘世的喧嚣,静下心来,潜心于自己的事业,静中生慧,最后才获得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