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争论与政治争论联系在一起,其中机械论为右倾的理论辩护服务,而德波林主义提供了左倾的理论辩护。机械论倾向于决定论的进化论,过分强调否认质的飞跃;德波林主义倾向于唯意志论,过分强调飞跃而可能导致革命的冒险主义。“政治家的中心论点是带动农民走向工业化。哲学家的中心论点是赢得科学家们支持,鼓动布尔什维克意识形态。无论是机械论哲学家还是右翼政客,每一个都在自己的领域,敦促谨慎和渐进主义——力图吸收异质要素。另一方面,德波林派哲学家和托派政治家突显战斗的胆略和直截了当——力图克服异质要素。当时的情况大致如此,虽然不是这么简单。同自然科学家相比,机械论者倾向于耐心,但在群众关注的地方,他们倾向于战斗。德波林派在哲学史的关系上倾向于一定的保守主义,他们不像机械论者那样好战,即强调扫除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影响。总之,在政治和哲学争论之间存在微妙而又间接的联系。两者都反映了极其复杂的张力,即努力实现一个看似不同元素的合成,以便使它们为了新的革命社会秩序形成一个新的和谐状态。” Helena Sheehan,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a critical history,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1993(1985), pp.195-196. 第五章名为“共产国际有关自然辩证法的争论”(The comintern period: The Dialectics of Nature Debate),主要内容包括:共产国际的形成,哲学与共产主义——最低纲领(Minimalism)和最高纲领(Maximalism);德国的左派,卢卡奇与科尔施及新黑格尔主义的复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共产国际的布尔什维克化,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30年代的科学哲学;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贝尔纳和霍尔丹,列维和豪格本,李约瑟博士,Carritt-Rudas之争;法国的马克思主义,普利察与列斐弗尔;德国和奥地利的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马克思主义与维也纳学派;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等等。 在这章中,希恩对共产国际中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哲学有一个较为中肯的评价,尽管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在共产国际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共产国际中的思想者“无不追求将最先进的自然科学整合在最严密而且最合理的哲学世界观之中,这些人不仅包括斯大林,而且也包括葛兰西、考德威尔(Caudwell)、贝尔纳、霍尔丹(Haldane)、古斯特(Guest)、朗杰文(Langevin)、所罗门(Solommon)、普利察(Politzer)等人” Helena Sheehan,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 critical history,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1993(1985),p.421. 。 结论:作为科学的哲学的马克思主义 通过上述分析,希恩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哲学的总体看法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