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从人道臻达天道,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世间苦乐

http://www.newdu.com 2019-06-04 腾讯道学 武当玄拙 参加讨论

    文/武当玄拙
    在众多“修行者”口中,常会认为世上人们皆处于无边苦海中,因为在爱浪之中翻沉而不能及时醒悟,所以才落得一生皆苦,更甚者还要受到轮回报应。从宗教伦理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论断颇有依据。毕竟,宗教是要肩负起度人要义的。
    
    苦难从何而来(资料图)
    世人到教门之中参拜神仙,多是抱着有所求的目的而来,希望能够借助圣真的神力帮助自己解脱现实中的苦难。但在求神拜仙之前尚有一点需要思考明白,我们所遭遇的苦难究竟从哪里来?
    所谓苦难,必然是指通过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的各种难题,其成因复杂多样,但究其根本不外乎内外两个因素。以外因来论,大者为天灾,小者是人祸,不论什么样的原因,都具有明显的不可抗性和不可预计性。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被天灾人祸毁灭,并且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现实困境的时候,付出、期待与回报之间就会形成巨大落差,此时往往会产生身心之上的双重痛苦。
    但其实,这层痛苦终归仍属于内在的心理感受,是以内因定论的。所谓内因,便在于对外在有所希求而对自我无法放下,所以在求不得与出不离之间造成了矛盾感,于是便会历经痛苦折磨。
    既知为何会有苦难,便要从根源上着手解决。道教是一个既强调入世、同时也强调出世的宗教。
    
    天地众生(资料图)
    以出世而言,庄子曾提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训诫,是对不能改变的现实保持坦然接受的人生态度。
    以入世而言,《抱朴子》中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警句,是对可改善、可解决的问题与困惑要尽力而为。在真修行人的眼中,出世与入世只不过是实现逍遥理想的手段差异。出世便不恋其心,入世则不拘其志,能够以纯一的心念观天地、观众生、观自己,才不会被种种无名执念所蒙蔽。
    道教修行中特别强调一念之意义,认为人世间之所以多灾多难,是因为众人都无法守住自己的清静一念,无法禁止住妄想妄行。所谓“少则明,多则惑”,人心念想太多,所以总是被外在的各种欲求迷惑,从而很难分辨清楚究竟什么才是内心最需要的。一旦心随物转,因爱生欲,而物又在不断地新旧交替,所以内心必然会在爱与恨之间流浪不息,此之谓“爱河沉浮”也。欲求上岸解脱,关键就在于内守真一。
    
    内守真一(资料图)
    道祖又言“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此“一”,可称自然、可称我本、可称道真,即是可以找到心志与现实相互平衡的某一圆融谐和状态。儒家士大夫有句名言,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说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因为一切遭遇都有因果,一切因果都有缘起。不论好与坏,修行是让人始终能够保持泰定与欢喜的心念。皈依不一定就能清静、红尘也一不定都是苦海,修真本不区分道俗,若能在物欲流转中仍可保持住内心的恒定真常,此即是大修行也。
    也正因为此,在明晓了苦难源于何处后,尚有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推论:当我们以为众生皆苦的时候,是否是因为你我都不懂得他人的快乐?
    这是一个需要既需要哲理思辨、同时也需要针对现实而考虑的难题。庄子曾经针对“子非鱼”的问题与惠施相互争论,结果二人谁也没有占到了上风。
    在惠施看来,身为人类的庄子是无法超越本体的限制而感知到鱼儿的快乐的;但是在庄子本人看来,他确实因为看到水中鱼群的悠游而产生了情绪上的触动。世人多由此而认为庄子是逍遥的,惠子是充满执念的,但二人皆是从自己的主观立场出发而进行的表达,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真正错的唯有一条,即无法以对方的视角去考虑对方,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明晓究竟什么样的状态才能合于各自的本真之道。
    
    回归自己(资料图)
    前者言在很多“修真者”眼中看来,世间众生皆是于爱河苦海中浮沉一生,于是便要哀叹其“不如回头悟大道”。这一观点有其存在的现实依据,但同时也要看到,你我以为的世人皆苦或者人间极乐,实则都是根据外在的表象而做出的某种主观推断。真相到底为何,若不是个中角色,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其中苦乐。
    修行事,是在教会我们安然于自我,而非忖度于他人。哪怕是要行度世之理想,也意在使众生皆能回归自己。因循别人的轨迹而参玄悟道,这是修行的法门,而一切法门都是通往证悟自我的终极之道。舍己,便是舍道也。
    受学于老君的关尹子曾曰:“闻道之后,有所为、有所执者,所以之人;无所为、无所执者,所以之天。为者必败,执者必失。”意思是说,道本在无,若只执着于有形的法门、途径,一生只是做了个修行“人”;若是明白所有的执念都是障碍,能在此刻放下是非、身心与你我的分别,此便是修行之“道”了。
    人道与天道的差别,只在一息一念之间,而最终的选择权仍在你自己手中。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武当玄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