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与孟子性善论

http://www.newdu.com 2019-06-11 国学网 梁涛 参加讨论

    “天下之言性”是《孟子》中重要的一章,但向来被认为难解,历史上学者的解读也往往大相径庭。此章难解,就在于以“故”释“性”,认为“天下之言性者,故而已矣”。而天下之人如此言之性,不论是孟子接受还是反对,反过来对于理解孟子的人性论都有着重要意义,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近代以来,孟子研究虽然一直备受关注,论文、专著汗牛充栋,却罕见利用此章讨论孟子人性论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究其原因,就在于此章的主旨难以把握,学者无奈只好忍痛割爱。大约十余年前,我在研究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时,注意到《性自命出》中有一段讨论“故”与“性”的文字,于是突发灵感:是否可以结合《性自命出》来讨论《孟子》“天下之言性”章呢?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写成《竹简〈性自命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一文。正好清华大学与台湾辅仁大学联合举办一个出土文献的会议,于是我就在会议上宣读了这篇论文,时间应该是在2002年上半年。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发言在会场上竟引起激烈争论,有学者称赞我利用竹简释孟,很有新意,但几位研究古文字的学者则对文中“故”字的释读,提出异议。当时裘锡圭先生也在场,但并没有发言,只是静静地听完了大家的讨论。不久裘锡圭先生写出了《由郭店简〈性自命出〉的“室性者故也”说到〈孟子〉的“天下之言性也”章》一文,在2003年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古文字会议上做了宣读。裘先生首先肯定我联系《性自命出》解读《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的想法,很有见地,认为我将“故”释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非常正确,但又指出我论述中的一些不严谨之处。同时利用其深厚的文字学功底,对“故”字的各种用法做了详尽考察。读裘文后,使我打开眼界,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故”字,竟然蕴含着这么深的学问。我特别愿意向读者尤其是研究哲学史、思想史的学者推荐这篇文章,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裘先生的治学风格,同时可以得到很好文字训诂的训练。本来拙文完成后,由于受到学者的质疑,我只好将其放置一边,甚至一度想到要放弃。读裘先生文章后,重新燃起我研究、探索的热情,于是我捡起旧文,对“故”与“性”再次做出考察和思考,发现裘先生虽然对“故”字做了详尽考释,但却遗漏了“故”积习、习惯的含义。《庄子·达生》:“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这里的“故”就是作积习、习惯讲,而“故”的这一层含义,才是《孟子》的本意所在。“天下之言性者,故而已矣”是说,天下人所说的性,不过是积习、习惯而已。这是孟子对当时人们观点的概括,而孟子主张,“故者以利为本”,积习、习惯的培养需要顺从人的本性为根本。而人的本性在孟子看来,就是四端之心,就是仁义礼智,这与孟子主张“顺杞柳知性以为桮棬”,反对拔苗助长、一曝十寒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孟子虽然主张性善,但并不反对后天的扩充、培养,关键是要“以利为本”。搞清了“故”字的含义和孟子所要表达的人性论思想,我对前一文又做了修订和完善,并发表于《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4期,后收入《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一书中。故我关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的讨论前后实际写过两稿,从初稿到正式发表则经过了两年之久。
    拙文发表后,我觉得此问题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于是便转向了其他问题的研究,但围绕“天下之言性”的讨论似乎并没有结束,仍不断有学者介入。2014年,在山东邹城举办的孟子国际学术会议上,竟然有几位学者的论文都是在讨论这一问题,并且看法与我不同。不过我当时忙于会务,没有做出回应。大约半年前,成都的周一飞先生告知,他在阅读《孟子》时,发现我对“天下之言性”章的解读与杨伯峻先生竟然大相径庭,感到十分震惊,甚为不解。我说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是有过争论的,裘锡圭先生和我都发表过论文。于是一飞去网上检索,并整理出一个详细的目录,这时我才知道,学术界讨论“天下之言性”章的文章竟然已有十余篇之多,而且好像仍有不断延续之势。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后,我仍然相信自己的观点,但在对“故”的训释上,又有一些新的想法。“天下之言性”章首尾各出现一次“故”字,章首是:“天下之言性者,故而已矣。”章末是:“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这两个“故”字的含义应该是一致或至少是相似的。前一个“故”我释为积习、习惯,而后一个“故”一般认为是指星辰运行的规律,这样两个“故”字就没有真正统一,多少留下了疑点和瑕疵。我现在的想法是,在古人那里,星辰的运行规律就是习惯,星辰周而复始的运行,不就是习惯吗?所以两个“故”字还是可以统一的。今年拙作《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将由北师大出版社再版,我对“故”字的解释又做了修订,算是我最新的想法。考虑到学界围绕出土文献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已有这么多的讨论,而且这些讨论多少都与我有关,是由我的文章所引起,故我从已有的文章中选出十三篇,同时附上历代学者关于该章的注释或讨论,一并结集出版。算是对以往讨论的总结,同时也为今后继续关注此问题的学者提供一份详尽的资料。至于学者关于“天下之言性”章的不同看法和理解,本书所收入的林桂臻等人的文章,有详细的概括和总结,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的讨论,还有两件事印象颇深,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我撰写拙文时,注意到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黄彰健先生曾写过一篇《释孟子“天下之言性也故而已矣”章》,收入其所著《经学理学文存》(1976年)中,这是我当时所知道的唯一一篇同类主题的文章。但我查遍了北京各大图书馆,均未找到黄著,国家图书馆中虽有该书的目录,但却找不到书了。正在遗憾和无奈之时,黄彰健先生受社科院历史所之邀来北京访问讲学了。欣喜之中,我赶紧去向黄先生求助,黄先生说这次来访专门带了自己的著作,可以赠送给我。在黄先生所住的宾馆中,我不仅拿到了寻找已久的黄著,还听黄先生介绍,当年写作该文,是因为看到傅斯年先生的《性命古训辩证》,虽然将先秦典籍各种论性的文字搜罗殆尽,但却恰恰遗漏了《孟子》“天下之言性”章,当时还是年轻学者的黄彰健去向傅斯年询问,傅的解释是:“这一章读不懂,没法讨论。”于是黄先生经过钻研,写出了《释孟子“天下之言性也故而已矣”章》一文,释“故”为“有所事,有所穿凿”,认为该章是孟子批评杨朱“全性葆真”的自利思想,受到傅斯年先生的赞赏。虽然我对“天下之言性”章的理解与黄先生有很大的不同,但通过黄先生的介绍,使我了解到前辈学者为解读该章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大概几年前,黄彰健先生不幸去世,他的家人给我来过一封信,说正在编纂黄先生的纪念文集,问我能否写一点纪念文字。通过这封信我才知道,黄先生看到过我的文章,并对家人提及过。只是我当时工作繁忙,科研压力较大,与黄先生告别后,竟然一直没有主动与他联系,这让我深感自责和不安。由于除了历史所的一面之缘,我对黄先生了解甚少,对他主要的研究领域也不熟悉,所以几次拿起笔,最终却都无法成文。现在《出土文献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要出版了,既然我是通过“天下之言性”章与黄先生结缘,那我就以此书来表达对黄先生的追思和怀念吧。
    还有一件事也与黄著有关,清华会议不久,裘锡圭先生请他的学生沈培与我联系,说想参考黄彰健先生的《经学理学文存》一书,但问了图书馆和朋友,均借不到,因为看到我的文章中引用过,问我是否有该书,或告知哪里可以借阅到?我听后内心一阵苦笑,知道裘先生也像我一样满北京城去借黄先生的著作了,只不过我较为幸运,从黄先生那里讨得一本。于是我按照沈培告知的地址,将书寄给了裘先生。过了一段时间,裘先生将书寄还给我,同时附了一封短信,可惜我没有养成保留书信的良好习惯,这封信后来不知扔到哪里,找不到了。裘锡圭先生是我敬佩的前辈学者,他的文章我每篇必读,从中获益良多。学界一般将李学勤、裘锡圭并称,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项目一个古史研究奖项就是以他们二人命名的,反映了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在治学方法上,我受李学勤先生影响较多,以前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在治学风格上,我则更接近裘锡圭先生。裘先生的论文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扎实厚重,力透纸背,下足了功夫。现在由于考核体制的原因,一切都以数量取胜,使我们一些学者一味地求多、求快,忘记了学术的本质在于创新,在于质不在于量。在这种浮躁的学术环境中,不忘初心,严于自律当然很重要,而前辈学者为我们树立的典范和榜样,也会成为督促、激励我们的一种要求和力量。所以当我们的年轻学者把持不住,有些迷失的时候,不妨回首看看裘锡圭等前辈学者的工作,或许更能明确自己应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多一份镇定和坚守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