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讲堂 >

刨根问底:为什么说孔子真伟大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国家博物馆门前竖起了孔子像,标志着我国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民族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阔步向前、势不可挡,历史将铭记这一重要时刻。然而受近百年来反传统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许多人们至今仍转不过文化认同这个弯,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心理不适感。特别是受五四“打倒孔家店”、 文革“批林批孔”等民族文化自虐思维的影响,当前很多朋友对孔子及中华传统文化呈隔裂的、片面的、极其零碎的认识,再加上各种被西方文化解构了的、负面的解读,使很多人对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很多误解。笔者于基层研究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四年之久,对此深有感受。还原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中华文化圣人,对孔子的伟大历史文化贡献作一个简单而正面的疏理,响应国家孔子立像之举,是作为一个自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者的时代责任。所以,我把对孔子的粗浅认识整理如下,希望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改变可能存在的对孔子与儒学的误解,以共同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一、孔子是中华文化数轴上的坐标原点
    在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及其文化作用恰如这条河流的中心,向前追溯2500年,向后开拓2500年,历史给了孔子这个机会,孔子也做了无愧于历史的伟大贡献,他的文化地位不是自争或自封的,而是在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的演进与比较中自然形成的。
    (一)孔子是孔子以前2500年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以个人之力作了一次民族文化抢救保护工程,使中国文化的源头比西方早了2500年。因为孔子与苏格拉底是同时代人,西方文化的源头只能找到古希腊文化圣人苏格拉底这儿,而孔子时中国已有了2500多年有资料可查的文化发展史。《尚书》(也叫《书经》简称《书》),记载的就是尧、舜、禹三王与夏、商、周三代的君王言论与历史行动,最早文献距孔子时已有2000多年。《周易》(简称《易》,包括周文王、周公作的《易经》和孔子作的《易传》十翼),从伏羲画卦开始,距孔子时代有5000年之久,周文王姬昌在羑里演卦时距孔子时代也有500年之久。《诗经》(简称《诗》)最早作品属西周初年,距孔子时代有500年左右。还有根据周公的《周礼》专门作的《仪礼》,后世又有对《仪礼》的解释与学生学习心得的《礼记》。还有根据周公礼乐教化精神作的《乐记》。最后就是根据鲁国的史料作的编年体史书《春秋》,首开“微言大义”的史学道统,使中国的历史记载文化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使其他文明在历史真实性这方面根本不能望我中华文明的项背,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史学家。是因为孔子才把中国文化从周文王、周公这样的政治文化人物手中接续下来,首开民间文化人物承续中国文化道统的先河,防止了中国文化的断档或失传。孔子太伟大了,当然也太幸运了,历史给了他这个机会,他也抓住了这个机会。试想,在2500年前谁有这种想法?谁有这种能力?谁有这种机会?在这个地球上只有孔子。
    (二)孔子是中国经典教育体系的开创者
    孔子不仅继往而且开来,其宏大的历史之手,向前揽2500年的历史文化精神,向后开2500年的文化历史道统。具体的做法就是首创民间私学,开出了像颜回这样的穷人也能念书成圣的先例。是孔子开了打破教育资源不平衡、通过教育缩小地位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头。他传授既有道理知识又有生存生活技能的“六经”与“六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去世后孔学开出八大门派,八家争鸣。对诸子百家的间接影响,也促成了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使儒学地位历经劫难而万古长存。他所倡导的早期教育、家庭教育、性情教育、德行教育、生活教育、才艺教育,诗教、乐教、礼教、易教、数教、史教等十二个维度的中国经典教育是至今中西方教育体系所无法超越的教育理论,涵盖了医治现代社会顽症的“教育四大支柱”“情商EQ”“可持续发展战略”“热力学第二定律”“天人合一”等当代最为前卫的各个学科的理论,使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生存不得不思考运用孔子的智慧。他所编订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和直接影响形成的“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是2500年来一字不动的人文教材,相较于现代教材三天两头的改动,孔子的教材编撰水平不知要高出现代人多少倍。现代之所谓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西方之博雅教育、全人格教育都跳不出孔子创立的中国经典教育。
    二、孔子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化身和士君子修身立行的人格道德标本
    中华民族有意识地以文化人、以礼治国始于周公,成于孔子。孔子一生教学相长,专研“内仁外礼”的人文道德学说,形成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善、宽、恒、敏、惠、笃、恕、敬、诚、谦”等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并身体力行,形成记录,留下了不绝于书的人格道德修行佳话。对这些美德一是提出来了,二是亲自践行了,三是留下记录了。其言行经传教士反传于欧洲之后,直接引发了欧洲的人文文化大发展,法国人文大师伏尔泰就自称是孔子的隔代跨国学生,欧洲人至今对孔子崇拜有加。他的人格道德示范力量已经、正在、还要感染地球上无数良知与正义之人。
    三、孔子留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家族文化示范谱系
    除了道统文化之外,孔子的伟大贡献还在于家族血统的传承与建设。孔学(即儒学、也即代代相传的中华正统根脉文化)侧重强调家道建设,不同于西学右派强调个体自由和左派强调集体动员,使中国国学的主体阵地在家庭,开出了东方文明强大的人口力量(现在西方各国均愁人口负增长问题),而且由于历代王朝的尊孔行为和“衍圣公”制度(孔子后代被封爵的一种跨朝代制度)的建立,使孔家2500年来保存了一套完整的家族族谱体系,现已传到第78代孙孔垂长,加上其他中国文化人的效仿,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一次次的历史劫难中牢不可破,愈挫愈奋。
     四、孔子的智慧使中华民族因文化而在历史上常盛不衰
    为什么历史上“五胡”时代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宋元时代的契丹、女真和党项,清朝时期的满洲,在军事上都征服了中国,却在文化上反被中国同化。这其中与孔子在儒学中的“三辨”分不开,即“君子与小人之辨”“义与利之辨”“夷狄与华夏之辨”。中华民族因“三辨”而成了一个开放的文化民族,以其上善若水的包容精神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征服者的反征服、反同化,其核心在于“事道不事人,分德不分人,对理不对人,认文不认人”,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在历史时间的竞争中,哪一种文化不得归服这种上等文化思想?真乃圣人之智啊!
    总之,孔子太伟大了,难怪2500年来人们一直尊其为至圣先师,亲切地称他为孔夫子。笔者才疏学浅,只了解儒学一些皮毛尚且有此认识,希望至今仍有反孔思维被西化而不自知的朋友们不要随便扣帽子打棍子了。沉下心来,先读上一百遍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字数56000多字,不同生字4466个),了解一些孔子与儒学的基本常识,然后再对孔子作中肯评价,不然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断章取义、主观臆断,批判也批判的牛头不对马嘴,不利于当代文化的正面建设。建议朋友们对祖宗和谐文化首先作一个真实的事实判断,不要急着情绪性地作价值判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进入其中也未必了解,何况门外汉乎!
    朔州市经典文化教育民间研讨会秘书长 邸继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