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杨梅与食疗养生:梅出稽山世少双 情知风味胜他杨

http://www.newdu.com 2019-06-25 腾讯道学 止水 参加讨论

    文/止水
    每至农历五月,市面上出现一种酸甜可口的水果:杨梅。本文通过“梅”的造字结构及古代典籍对其的记载,结合食疗养生、会稽地区的风土、尹志平“梅李”的故事来看这一养生水果背后的道学意义。
    形如水杨,味似梅
    
    梅(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杨梅,古代称作“机子”、“朱梅”,又名“白蒂梅”,民间则直呼为“龙睛”、“仙人果”等。梅,本字为“某”,金文上面是一个“甘”,下面表示果树,指代一种味道酸甜的果子。篆文延续了金文的写法,同样也出现了右边为“每”的字型,表示生育,是一种孕妇很喜欢吃的酸果。历史上,有一个成语叫“望梅止渴”,讲述的是曹操行军时为口渴的士兵描绘了一片梅林,人们想起梅子的时候便会产生流涎,从而成解决了口渴问题。后人引用这个成语,用于表示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山海经》(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说文解字》将“梅”解释为“枏”(语同南),这个字很早就出现在《山海经》中:“虖勺之山,其木多梓枏。”笔者所在的湖北,古代属于荆楚大地,其物产丰富,早有这类树木。《战国策·宋卫策》中写道“荆有长松、文梓、楩、柟、豫樟,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之所以称作“杨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其形如水杨,而味似梅。”最早关于“杨梅”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梬枣杨梅,樱桃蒲陶……罗乎后宫。”同样,在东方朔的《林邑记》中也写道:“林邑山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既红,味如崖蜜,以酿酒,号梅香酎,非贵人重客不得饮之。”这些都证明了“杨梅”作为独立的植物品种早早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
    食疗养生
    
    杨梅(资料图 图源网络)
    爱吃杨梅的朋友,都知其性味甘酸,属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二·杨梅》中对其做了介绍:“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每年的农历五月,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本草纲目》里又介绍了几种杨梅的种类及食用方式:“杨梅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我们现代人常常将杨梅买回来,用盐水侵泡半小时后进行食用。
    
    杨梅酒(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关于食用杨梅的好处,《本草再新》中写道:“入脾、胃二经。”其主要功效可生津止渴,调理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道藏》所录寇宗奭的《图经衍义本草》引《日华子》写道:“杨梅,热,微毒。疗呕逆吐酒。皮、根煎汤洗恶疮疥癞。忌生葱。”现代人食用杨梅时,往往将酿制成杨梅酒,在盛夏时节饮用,别有风味。
    会稽,天下冠
    
    会稽( 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常常吃的杨梅,又是哪里的最好呢?我们来看看美食家苏东坡的评价:“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在宋代,荔枝、葡萄、杨梅都是人们爱吃的水果,吴越地区即现在的江苏南部、浙江等地。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指出:“杨梅,会稽产者为天下冠。”杨梅在岭南也有生长,但天下最好吃的还属会稽地区。现今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有一种誉为“东方之魁”的“东魁杨梅”,是名副其实的“杨梅王”。
    
    李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杨梅的酸,常常与李子的甘相对。尹志平在《清和真人北游语录》中用杨梅为例,讲述了一个故事:隋代的时候,天下一统,皇宫的西院栽了一棵杨梅,东院种了一棵李树。因为隋代的建立者姓“杨”,所以味酸的杨梅受欢迎,李子却无人问津。但到了唐代,又因为皇室姓“李”,这个现象又倒了过来。讲明这个故事,尹真人是为了阐述:“在学道之人,不与物校,遇有事来,轻省过得,至于祸福、寿夭,生死去来,交变乎前,而不动其心,则是出阴阳之外,居天之上也!如此,则心得平常,物自齐矣!”讲的是学道之人,对于事物的变化,要保持一个平常心,从而达到“逍遥”。
    杨梅,是入夏后食用的水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史,从而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在河姆渡遗址考古过程中,人们就发现了野生杨梅的种子,足见中国人对这一具有养生功效水果的认识之早,展现出古人的认知度和生活智慧。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