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在汉唐故地看明月清风

http://www.newdu.com 2020-01-16 国学网 郑小悠 参加讨论

    对我来说,这一次的韩城游是个突发事件。本来嘛,陕西韩城是史迁故里,关中是汉唐旧畿,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科鄙视链最下游的清史研究者,一般来讲是没有资格和机会参加这个区域的游学活动的,惟有对着朋友圈艳羡流涎而已。
    不过幸运之神总会光顾有自知之明的人,正当我转发了中华书局这篇爆款推文,在朋友圈自怨自艾的时候,本次“伯鸿书香奖·《史记》主题游”活动组织者之一郭时羽女士忽然告诉我:“如果你感兴趣,欢迎作为专家参加本次游学活动。”时羽的邀请如石破惊天,一语斩断了鄙视链的枷锁,让我无法拒绝。太惊喜了!
    按照主办方安排,韩城游共有四站,分别是太史公祠墓,梁带村芮城遗址博物馆,韩城的文、武、城隍三庙,以及党家村古民居群落。既然是以历史学者身份从游,到了现场不讲几句大概是混不过去的。那要讲些什么呢?我自忖专业知识偏狭,书未读唐宋以前,所以能插上话的恐怕只有后两个目的地,至于前面两站,恭聆诸前辈、学长教诲为是。然而甫至太史公祠正殿阶前,我就发现,自己竟然有如许多想说的话!不仅仅因为祠庙的所在地山河壮美,深秋时节层林尽染,会让人不由自主感叹何谓钟灵毓秀、何谓鸾翔凤集;也不仅仅因为太史公的巨型雕像极富冲击力,拾级可见的牌匾楹联更是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些读史治史的徒子徒孙,这是一场具有瞻拜祖庭意义的旅行。
    事实上,最能激起我倾吐欲的,是正殿阶前那些大大小小、年代错落的致祭碑、重修碑、捐输碑,碑文的作者和书写者不乏名人,但更多的则是韩城当地的官员、士绅、里老。韩城司马迁祠墓的所在地,是否确为他本人的埋葬地,还另待考证,但显然从西晋永嘉以来,这里就被视为祭奠缅怀太史公的重要场所,是人们观念中的文史胜域。
    好了,这样的一幕,瞬间触发了我心目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明清史话题。在明清科举史上,韩城是个很不一般的地方,特别是清代,被称为“解状盛区”,乡贤名宦旗鼓相望,在朝中有“陕半韩”的美称,又与山西之阳城、安徽之桐城并称“三城”,以纪其“奇杰挺生、代不乏人”。如明之张士佩,清之张廷枢、王杰、吉同钧,皆其佼佼。然而稍有历史地理知识的读者大概会跟我产生同样的疑问,“三城”所在的省份,在明清时期均远离政治经济核心地区,即在本省之内,亦非都会省城的直接辐射区,且在地理上处于浅山地带,虽然自有耕读渔樵之乐,但并不是传统概念中的繁华富庶之地。以我们今天人的概念,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何以读书种子多出此偏居关中平原东北一隅的韩城?
    从太史公祠里为数众多的重修碑、捐输碑,我似乎能从某种意义上体会到一代代韩城子弟苦学成名、踵继书香的原始动力。翻阅乾隆年间《韩城县志》的“艺文”部分,可以看到不少明清文人拜谒颂扬太史公祠墓的诗文,在他们的笔下,这里的建筑壮丽、草木葱郁,与我们今日所感一般无二,从未见荒祠败冢的描摹,寒原枯木的浩叹。然而在小农经济的时代,特别是商品经济不甚发达的陕西,让一个办公经费严重短缺的县级衙门,和一群经济实力远逊于江南大族、山右巨贾的地方绅衿乃至普通百姓,每隔二三十年就凑出一笔不小的款项,维修、保护、供养规模如此宏大的太史公祠,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这几乎全部有赖于当地的管理者与人民的“觉悟”——对桑梓先贤的热爱,对文化传统的依恋。
    这种热爱与依恋,促使韩城人对科举成名、得君行道产生强烈追求。乾嘉时期的“状元宰相”王杰是关学拥趸,他刚毅朴直,因为与和珅势不两立而得到学生嘉庆皇帝的无比推重,曾以“直道一身立廊庙,两袖清风返韩城”之句赋归,成为韩城晚近历史上的最大骄傲。王杰家有三子,他不许儿子像很多官宦公子那样,通过恩荫或是捐纳的渠道进入仕途,要求他们必须通过科举考试才能为官,所谓“入仕则正途可也,不以宰相子孙喧耀于人”。而我们在韩城文庙也看到了一块与王杰有关的石碑,写得是:“赐进士及第、宫傅、大学士惺园王公捐银五百两,置田地取租,每逢乡试到省分送,以助盘费之资。”意思是说大学士王惺园公(王杰号惺园)捐资五百两白银,交给县学购买田地,所获地租用于资助家境困难的后学参加科举考试。这些稍显保守却不失真挚的举动,无疑会对乡党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作用。
    活动的第二天,我们来到韩城三庙,其中的“文庙”保存完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之宏敞气派冠绝西北,内有明儒薛瑄为之撰碑。薛瑄在明史上的“咖位”很高,是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明代第一个被官方请进孔庙从祀的大儒。能请来薛瑄一篇宏文,可见韩城小县的面子之大。当然这里还有一层缘故:概因薛夫子的故乡在山西河津县,是与韩城隔黄河而望的邻居。回京后我又翻阅了几个版本的韩城县志,大感其修志团队的高端。其中万历志由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的邑贤张士佩主持修纂,乾隆志由时任陕西巡抚的名臣毕沅提议修纂并亲任总裁,嘉庆志的主要编者则是正在陕西巡抚幕下供职的大学者陆耀遹。这种随处可见的明清史“熟人”,让我的韩城之行充满了亲切感,学科上有所窒碍的担忧一扫而空。一路上我不由得把自己带入成为一个生活在清代的韩城书生:耕读传家、克勤克俭,在党家村的训诫石前挨过戒尺,在城隍庙里看过社戏,诚惶诚恐拜过太史公的神牌,梦想去西安城的关中书院负笈求学,考举人时领受过惺园相国的遗爱,中进士后在文庙里接下知县老爷的牌匾……凡此种种,让我深深意识到,文化的传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经济、地缘等因素相关联,但也自有其内在的理路,而在文化的传承之路上,桑梓的先贤无论时代远近,其启沃之影响可称无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