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 某媒体刊文说:“家对门一楼的小院里,种着两株杏树,今年开花比往年早一个多星期,根本不管疫情肆虐,烂烂漫漫,满枝满桠,开得没心没肺。”请问其中的“桠”用得是否妥当?谢谢! 河南读者 洪翼飞 洪翼飞读者: “桠”,曾指“草木分枝处,亦指草木的分枝”。例如: (1)桠,江东谓树歧为杈桠。(《集韵·麻韵》) (2)新蝉初蜕壳,稚菊始分桠。(元代方回《初夏》诗之四) (3)邻居人恐其日久为患,将斧伐去一桠。(清代褚人获《坚瓠余集·枸杞龙形》) (4)初生一桠,四五年两桠。(清代杨宾《柳边记略》) “桠”是简化字,其繁体字是“椏”。1955年12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椏”被规定为“丫”的异体字而予以淘汰。当时汉字尚未简化。 2013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在这个字表中,恢复了“椏”字,但是对“椏”的用法有明确限定。 首先,要将“椏”类推简化为“桠”。也就是说,不能使用繁体字“椏”,要用简化字“桠”;其次,使用范围有限制。“桠”仅用于科技术语,不用于其他场合。例如术语“五桠果科”中可以用“桠”。另外,如果地名、人名中有“椏”,应类推简化为“桠”。也就说,地名、人名中可以用“桠”。 表示“树枝的分杈”一类意思时,要用“丫”,不要用“桠”。如《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有“丫杈”“丫枝”“树丫”“枝丫”。 下面是媒体中的用例: (1)三只鸟的飞行轨迹在画面中段构建了一条自右上到左下的弧线,既与丫杈相协调又应报春喜的吉兆。 (2)原来槐树的一根大丫枝上面有一个乌鸦巢。 (3)每到四月,脐橙开花,小朵小朵,玉白色,碎雪一样压满了树丫,香气飘进屋里,黏黏的,甚是舒爽。 (4)他按照专家的要求,及时调减植株密度,并对茶树枝丫进行科学修剪定型,从而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 提问中的“满枝满桠”,是想表达 “满枝丫”的意思,指两棵杏树的枝丫上开满杏花。其中的“桠”宜改为“丫”,写成“满枝满丫”。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