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学心语 >

30多年痴迷戏衣收藏,陈申——但将深情付霓裳

http://www.newdu.com 2020-09-08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细密的平针、逼真的虎头、精致的玉带……一进陈申家,一件镶嵌在镜框中的清代杏黄色童靠挂在门口显眼处。当编辑、搞摄影、研究摄影史,陈申有多个身份,但最为人熟知的或许是戏衣收藏家。
    儿时和京剧结缘
    陈申与戏衣的缘分要从儿时说起。
    陈申与新中国同龄,生在上海,长在北京。上世纪50年代,北京人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是听戏。父母工作忙,但只要听说有好戏上演,总是兴冲冲地带陈申去看。吉祥剧院、人民剧场、长安大戏院、首都剧场……当时的名家名角主演的戏,如梅兰芳、姜妙香、叶盛兰、裘盛戎、马连良、谭富英,陈申基本看了个遍。当时他年纪尚小,许多戏看不懂。但舞台上华丽的服饰,却留在了他的记忆里。后来,陈申开始学谭派老生,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一些京剧名演员也有意收他为徒。
    陈申研究戏衣,却属偶然。1989年,在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工作的朋友吴鹏,准备出版一本有关戏曲服装的书。吴鹏知道陈申是中国摄影出版社的编辑,又喜欢京剧,就邀请他担任特约编辑。陈申就这样开始了《中国京剧服装图谱》的编辑工作。为此,陈申系统学习了京剧知识,“这本书出版以后,我就成了半个京剧专家,也有了买戏衣的想法。”
    一个周末,陈申和爱人在前门附近无意逛到一间店铺,发现店内戏衣非常漂亮。店员热情询问他想买什么,陈申脱口而出:“红蟒!”红蟒是京剧舞台上用得最多的服装,也是绣工最繁重、最漂亮的。待店员拿出一件红蟒,陈申顿觉惊艳。尽管开价1800元,陈申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捧着这件红蟒,陈申兴奋不已,畅想着退休后穿着去唱戏。从此,他对戏衣收藏入了迷,一迷就是30多年。
    尽可能保存精品
    近500套戏衣,上至18世纪下迄时今,基本涵盖了京、昆剧种常用的服装……陈申家的阁楼里,一件件精美的戏衣在他手中徐徐展开,那些远去的梨园旧影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为了淘戏衣,陈申四处奔波,是各地古玩市场的常客。打交道多了,古董商们也帮他物色。偶尔也有一些商人直接把戏衣送到陈申家。一次,太原一家店因拆迁要处理一些戏衣。陈申立即坐高铁赶去。不料店家捧出的是一包破破烂烂的靠(武将的戎装),已无法修复。热心的老板转身又去别的店铺打听,不多会儿工夫,拿回4件上世纪50年代的箭衣,纯金线绣边。陈申如获至宝。
    传统戏衣都用蚕丝制作,保存时间有限。况且,早期演出,露天居多,演员跌扑滚打,戏衣极易磨损,完好保存的寥寥无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陈申开始按照传统样式定制戏衣。
    “一件手工戏衣需要一个熟练绣工花费20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通常年初订货,年底才能交货。”起初,陈申在苏州剧装戏具厂定做戏衣。传统戏衣费时费力,几乎没有利润,剧装厂更愿意用机器批量生产影视服装,渐渐不愿意再接陈申的活儿。厂长李荣森和陈申倒成了朋友,日后还合作出版了《中国传统戏衣》一书。
    陈申打听到该厂退休职工朱德明手艺精湛,便找他定制,同时修复一些残破的戏衣。朱德明年龄渐长,他的儿子接过了这一桩买卖。10多年里,陈申定制了近20件戏衣。戏具厂所在的中街路是当地的戏曲服装特色街,去得多了,只要陈申一露面,立刻有人给李荣森报信:“陈老师来了!”
    苏州曾有10万绣娘,苏绣以精丽雅洁闻名。苏州“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岁月流转,手工戏衣越来越少。机器与手工相结合制作的戏衣,或者纯机器生产的戏衣,较之纯手工戏衣,质感逊色很多。陈申特别做了一个比较,“化学金线的光泽比较刺眼,纯金金线的光泽非常柔和”。
    “收藏界中,服饰比较小众,收藏戏衣的就更少了。但戏衣里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我希望尽可能保存一些精品,为后代留下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陈申说。
    与更多人分享美好
    陈申的家族与收藏颇有渊源。爷爷陈聘之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文系,与书法家沈尹默是世交。耳濡目染,陈聘之开始收藏书画。新中国成立后,陈聘之把明人《鱼藻图》等几件书画藏品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陈聘之虽然收藏了很多传统书画,但他并不懂鉴定,买画需要请别人拿主意。陈申认为收藏有三个层次,一是收集,二是研究,三是分享。在他看来,爷爷的收藏虽然价值非常高,但缺乏研究,无疑是一大憾事。
    多年来,陈申四处寻访戏衣工艺大师及传人,结识了海内外许多梨园大师、工艺专家,以及朱家溍、钮隽等京昆研究大家,与著名的戏剧研究学者刘曾复成了学术上的忘年之交。陈申对戏衣的关注从业余收藏逐渐转变为专业研究。2009年,陈申的研究专著《中国京剧戏衣图谱》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陈申藏品中精选的205套清代中期以来的传统戏衣。
    “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在昆曲《玉簪记·琴挑》百转千回的曲调中,“霓裳雅韵——昆曲戏衣收藏展”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开幕。置身数十件精心挑选的戏衣和盔帽之间,陈申将戏衣的各种知识一一道来。苏州大学服装专业学生张宁和同学们闻讯而来,精美的戏服一下子吸引了这些年轻人的目光:“比起快消产品,传统的手工艺品更有韵味。”
    为了让更多人体会戏衣的美好,陈申奔走各地,先后在中华世纪坛、同济大学博物馆、澳门教科文中心、哈密博物馆等举办展览。当看到展厅里的件件华衣和观众们惊喜的眼神,陈申总是感到无比欣慰。爱人深知他的辛苦,“戏衣搬运是个体力活,现场布展也非常劳累。”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计划中的展览还没落定。几个月来,陈申难得没有外出,整天待在阁楼里忙个不停,书桌上堆着《清升平署志略》《清代戏曲与宫廷文化》等一大摞专业书籍。
    他最操心的还是戏衣的存放。戏衣很娇气,需要在恒温、恒湿、避光的条件下保存,还要防虫蛀、防尘。条件所限,陈申目前只能把戏衣折叠整齐储存在储物箱里,常用的就放在行李箱中。为防蛀,每年需要用很多樟脑球。夏季空调每天至少开12个小时。如果淘到了古旧戏衣,到手后首先要消毒除菌。紫外线灯灭菌、蒸汽熨斗处理、白酒喷洒,这些陈申处理得得心应手,简单的补色也不在话下。
    “日后捐赠给博物馆,让戏衣有一个更好的归宿。但当前还是希望有更多机会举办展览,不管是博物馆还是大学校园,能让更多人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陈申说。(本报记者施芳) 
    ■小贴士·戏衣制作高峰
    戏衣制作至少有三个高峰期:
    第一个时期,清朝的中晚期。当时清朝的宫廷戏衣,以精丽雅洁的苏绣为主。这些绣品或在苏州刺绣后再送进宫,或从苏州招募刺绣匠人直接在京城制作。
    第二个时期,上世纪50年代。当时,各大国营剧团大量定制剧装。这一时期,一些著名演员或剧团戏衣的质量、工艺甚至超过了清代宫廷戏衣。
    第三个时期,上世纪80年代。此时,传统戏衣恢复生产。这一时期,大部分戏衣用于出口创汇,绣工力求精巧,工艺延续了清代的风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