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仁民爱物 民胞物与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中国纪检监察报 王杰 参加讨论

    
    “仁民爱物”,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缩写。这句话是孟子提出来的。意思是说,由亲爱亲人推及到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推及到爱惜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民胞物与”,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缩写,出自北宋思想家张载的《西铭》。意思是说,天地间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宇宙万物,所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都是我的朋友。仁民爱物、民胞物与,所表明的是每一个人对待他人、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
    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体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是秉天地之气而生的,同样有自身存在的权利、价值和尊严。孔子认为,仁者、智者不但要乐山乐水,还要把仁爱之心推及到万事万物身上。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说,钓鱼时只能用鱼竿钓鱼,不要用大网拦河捕鱼,不要射杀夜宿回巢的鸟。可以看出孔子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持一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说的是,只要不违背农时规律,粮食就会多的吃不完;只要不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鱼鳖就会多的吃不完;只要按照节令到山上去砍伐林木,林木就会多的用不完。汉代董仲舒提出了“泛爱群生”“鸟兽昆虫莫不爱”的生态伦理主张。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也提出人不仅要爱人类,而且还要爱一切有生命之物,把仁爱的对象扩大到天地万物和整个自然界中,以实现人道与天道的彻底贯通。张载更是把苍天看作是父亲,大地看作是母亲,提出了天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的主张。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哲学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是温和、友好、理性的,而不是敌意、冷酷、非理性的。以这种观念审视自然界,自然界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死寂的机械世界,而是一个生机弥漫、生命流行的有机世界。这种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生态情怀成为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对人类用强制的方式对大自然进行人为的破坏,向往“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庄子在《马蹄》篇中描绘了他所期待的“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图景。
    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不但主张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自然,而且还要自觉地去养护自然生态资源,以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荀子在《王制》篇中提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所谓“谨其时禁,不失其时”,就是指对需要捕杀的鱼鳖之类或需要砍伐的林木之类要从节令上、时间上作出禁止或开放的明确规定,从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角度来养护自然生态环境,以达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想境界。这些对生态环境保护上的主张,直到今天也没有过时。
    中国传统哲学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都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们要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统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善待大自然,减少对资源的无限制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因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果盲目破坏自然,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最终只能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就像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所警告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王杰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