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与社会新阶层人士博鳌儒商论坛理事会企业家代表座谈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中国孔子网 newdu 参加讨论

    
    7月13日上午,农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社会新阶层人士代表博鳌儒商论坛理事会企业家座谈会。座谈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引领广大企业家健康成长、回报社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曲凤宏主持,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常务副理事长兼组委会轮值主席吴颢博士,以及博鳌儒商论坛理事会企业家代表郑长来、罗恩、彭和、胡小舟、陈元芬、周前发、焦新建、孟有军、郭彩霞等参加了座谈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历来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农工民主党原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首任会长,他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强调,研究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是海外炎黄子孙共同的事业。新一代农工民主党人,继承了这一传统,积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贡献。博鳌儒商论坛自成立之日起,就得到农工民主党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曲凤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曾代表农工民主党中央在论坛年会上致辞,并对论坛的发展多次提出指导性意见。
    
    在座谈会上,黎红雷教授汇报了博鳌儒商论坛的缘起、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他指出,博鳌儒商论坛是经论坛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非营利性、定期、定址举行的,以企业家为主体、政商学界互动的交流平台和高端智库。论坛提出“德以治企,义以生利,信以立世,智以创业,仁以爱人,勇以担当”的儒商文化,向世界讲述中国企业家的故事,展现当代儒商的风采,开创企业儒学研究新领域,在海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被列为在博鳌定期定址举办的三大高端论坛之一。未来五年,博鳌儒商论坛将进一步提升为“博鳌儒商事业”,强化其交流平台和高端智库的功能,制定“博鳌标准”,发出“博鳌声音”,帮助企业成长,助力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会上,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负责人耿丽丽介绍在贵州大方县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有关情况;博鳌儒商论坛常务副理事长兼组委会轮值主席吴颢博士报告博鳌儒商论坛组委会与农工党中央开展扶贫攻坚合作的计划。博鳌儒商论坛常务副理事长、北京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汇报了弘扬儒商家国情怀,一次性购入“泰兴号”12万件清代德化青花瓷,让国宝最终回归祖国怀抱的经过;博鳌儒商论坛副理事长、四川马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和汇报了开启儒商创新智慧,引进美国航天节能高科技解决雾霾问题的努力;博鳌儒商论坛常务理事、东莞市承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新建汇报了弘扬中华孝心文化,推进老年健康产品生产的实践等。
    
    在听取了工作汇报和参会企业家的发言后,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发表重要讲话。在介绍了农工民主党的革命历史和参政成果之后,他指出: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社会稳定的思想资源。儒商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家,在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相平衡的背景下,必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博鳌儒商论坛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说明企业有需求,社会有需求。黎红雷教授带领的诸位儒商企业家,能够做很大的事。农工民主党与博鳌儒商论坛联手,一定能够为国家发展建功立业!
    座谈会前,与会企业家参观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历史展览;黎红雷理事长、郑长来、吴颢常务副理事长代表博鳌儒商论坛理事会向农工民主党中央赠送了纪念品;何维副主席向每位与会企业家赠送了纪念品。会后,全体与会人员集体合影并一一与领导单独合影。 当天下午,出席座谈会的博鳌儒商论坛理事会成员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0号楼举行理事会工作会议,讨论落实座谈会的精神,一致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儒促商,以商报国,努力推动博鳌儒商事业迈向新辉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