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大美之艺 时代丹青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中华文化报 范迪安 参加讨论

    
    城市建设者(油画) 230×600厘米 2019年 贺鹏琪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
    编者按:70年砥砺奋进,70年壮丽辉煌。进入新时代,中国美术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向未来,不断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美术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美术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思考艺术如何深扎于生活、服务于人民,如何推出时代艺术精品,如何改善有高原无高峰的艺术人才格局,中国美术如何走出去争取国际话语权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并用实践努力完成新时代的艺术答卷。本版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撰写文章,剖析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特征及趋势,瞩望中国美术的发展前景。
    每个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都是时代生活和精神的生动写照,都具有时代的深刻烙印和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广大美术家受到巨大鼓舞,焕发出崭新的精神面貌。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丹青点染,领风气之先,匠心独运,立时代潮头,创作出一大批展现时代风貌、彰显文化自信、富有时代特征的作品,充分发挥了艺术引领风尚、培根铸魂的作用。纵观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可以看到几个鲜明的特点:
    树立史诗意识,主题创作获得丰收。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油画《开国大典》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为代表的革命历史主题创作开启了中国美术的新纪元,一大批重大主题美术创作以真实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表现方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立、奋斗和发展的伟大征程,再现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进程,塑造了革命先烈和人民英雄的光辉形象,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场景和丰富的人民群众生活景象。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念和创作优长在新时代得以弘扬,突出地表现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回归和新的发展,几年来,在重大主题的美术创作中,美术家的思想意识从原来的“要我画”变成了“我要画”的自觉,并且沉下心来,进入认真研究、精心打磨的状态,立志在新时代创造出新的丹青史诗。
    在古往今来的美术作品中,具有史诗般的画作从来都占有重要的分量,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有着极为丰富的创作素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几年来,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和各地组织的历史主题和革命题材创作中,广大美术家涌发起创作史诗的雄心,运思进入历史现场,下笔描绘历史风云,尤其是通过踏访历史现场,阅研历史文献,提炼历史事件的典型情节,使画面呈现出宏阔的视野,在人物的塑造上追求真实可感性和富有精神内涵的生命力,体现出了美术家的大时代情怀。在这些宏阔的画卷中,抒发了对历史先贤和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展现出历史感和当代性的统一,也在创作题材上填补了许多空白。
    坚持深入生活,讴歌人民更加自觉。关注现实、观照生活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鲜明的文化新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美术,在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平凡劳动者的方面更是蔚成风气。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美术家深入生活、讴歌人民的追求更加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对中国美术立足中国大地,表现时代生活是一个重要的指引。新时代以来的国家重大成就、经济发展转型、重大科技进步、当代社会建设、生活景象更新、重大科技进步等极富时代感的题材,成为美术创作新的重点,拓宽了现实主义美术的创作道路。在“最美中国人”等创作中,时代楷模和他们忘我奋斗的精神得到深入的刻画,以景带情、以形传神的特点更加鲜明。
    把握守正创新,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新时代的美术发展还体现在对艺术语言稽古钩沉、发微抉隐的研究和探索上。以油画为例, 20世纪前半叶负笈西方的一代学子渡洋归来,萌发了融中西之长的艺术理念;19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成为美术创作的基石;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后,在艺术的形式语言探索上更加具有个性;新时代的中国油画在总体上秉持了现实主义美术的传统,但在油画的本体研究上更加注重寻源问道,在追求油画语言的内涵意蕴上不断精进,与此同时,许多油画家把20世纪以来追求本土化、民族化的艺术理想加以拓展,追求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和油画表现形式的融合,在“写意油画”的方向上不断探索,在油画的表现上注重现实感受的生机和油画语言“写”的意蕴,中国油画的中国特征益发凸显出来。中国画作为民族艺术的结晶,浸染着闳深广博的传统文化,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以自成体系的特色代表了东方文化的成就。中国画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突出表现为两条深入的路径:一是水墨语言的当代表达成为画家的普遍追求,一方面深入研摩传统,一方面锐意实验,中华美学精神在笔墨语言上得到了更多的体现;二是工笔画在传承创新上有了蓬勃的发展,既坚持工笔的造型特色,又广泛借鉴外来艺术优长,在融入现代绘画的材料媒介方面显出活跃的风貌。
    实际上,各个画种门类的创作在这一时期都更加注重回溯本土传统,努力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青年一代美术家则以综合的知识素养从事跨专业、跨媒介的艺术探索。在“中国画双年展”“金陵百家画展”“可见之诗”等品牌性展览平台上展现出的创作活力,都十分引人注目。
    积极服务社会,彰显美育更加多彩。当代中国美术已经鲜明地具有“大美术”的格局,在美术教育领域,设计学科长足发展,专业触角探向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视觉载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因其所蕴含的公共性、公众性、共赏性,回应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需要美的创造,从美好城市到美丽乡村建设,从公共环境到生活空间,都需要美的理想、美的传播和美的塑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包含了对审美文化的新需求。在这种形势下,设计艺术、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设计艺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借鉴吸收世界设计优长的同时,设计的着眼点转向中国的经济发展、生活需要和市场需求,设计创意的现实关切更加自觉,人性化意识和生态意识更加主动。公共艺术以雕塑、壁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记录着民族的历史,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展现出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更以丰富的形态装点生活的空间,美术的社会影响力以更加综合多样的方式获得了提升。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深圳的“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浙江的“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等活动中,中国的工匠精神和造物理念得以体现,体现出传统工艺的振兴和设计文化的价值以及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情怀。
    倡导文明互鉴,交流对话更加自主。中国美术视野的整体包括了美术历史和理论研究,美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是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特色。在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上,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世界艺术“走进来”,彰显中华民族审美追求的中国艺术也不断“走出去”,在全球文化新的碰撞与交融的语境中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当代中国美术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视觉语言,在展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开放的中国形象中担负重要使命,今天,不仅有国际知名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携所藏艺术精品前来举办展览,反映当代中国发展和美术创新的成果也不断走向世界,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地展现中国艺术的独特风采。连续举办的“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参展的艺术家越来越多,涵盖了百余个国家的当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其他多媒体作品,彰显出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也展现出多元互补、异彩纷呈的艺术面貌,使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以视觉的呈现,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艺术的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文化合力,为人类开启更美好的文化前景。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各画种的展览在全国各展区陆续掀开帷幕。在这次全国美展中,美术家踊跃参加,积极创作,在规模和数量上都超过往届,在质量和水平上彰显出新时代的高度,充分体现出广大美术家在艺术创作上的思想共识和精神追求,构筑了中国美术发展新的里程碑。这是中国美术向伟大祖国的深情献礼,也是中国美术在新时代呈现新面貌、展现新气象的最好证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