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宗”荀子的“学习观”
清儒熊赐履所撰《学统》力图辨章学统,揭橥异端,其将学统厘为五类:正统、翼统、附统、杂统和异统。而荀子列为杂统第一。其所列之学虽为儒学,然而熊氏将荀子的定位沿着宋儒的方向进一步推远,相当于杂家之流。学统之“学”可区分为几个层面。一是以学派划分为基准的,可以谓之道统。当然在道统之中,荀子之意义也相当巨大。一是以为学为基准的,注重学问追求、典籍传授的意义。然此二者,不可遽然分开。在道统意义上的荀子,因为思想史惰性之大,以至于无法立足思想史之中。笔者无意做翻案文章,而只想豁显出荀子论“学”之意义。 荀子画像 重视学习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主张。从《论语》首篇《学而》到《荀子》开篇《劝学》,可以看出儒家内在隐含的始终如一的学道、学脉与学统。被视为先秦儒家“三驾马车”的孔子、孟子、荀子,无不重视学习,他们早年间都有刻苦求知的经历,学成之后又有周游列国的磨炼,以及终生教书育人的实践。无论是有“弟子三千”,培育出“四科十哲”的孔子,还是践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宏愿的孟子,抑或是作为传经与弘道之儒,培育出浮丘伯、韩非、李斯、张苍等人的荀子,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树人方面,无疑都有绝对的话语权。 一言以蔽之,若论儒家之学,则荀子当仁不让成为学宗。正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中所言:“荀况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 系统而周详地诠释出“学”之意蕴者,当属荀子。荀子论“学”自当以辞采灿然、深切著明之《劝学》篇为最。此篇无“奥谊艰辞”之弊,且“佳言格论,层见迭出,如太牢之悦口,夜明之夺目”,可谓“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劝学》篇为今本《荀子》首篇,开门见山点出学何学、为何学、如何学等重要的儒家为学问题。 《劝学》之题,历来多有同题作品。据笔者目力所及,战国时有名尸子者,著有《劝学》,唐代颜真卿、北宋真宗赵恒、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皆有《劝学诗》,清人张之洞、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皆有《劝学篇》。历史长河中的《劝学》篇什当以《荀子·劝学》为最佳,其内容之宏富,文采之斐然,影响之广博,无出其右者。其后此类作品皆步荀子之后尘,并未出现超越之作。可见,《荀子·劝学》历风霜而不改,经风雨而弥坚,属流风所被,化及千年不易之《劝学》经典。 荀子论学以《劝学》篇为主,而兼及《修身》《儒效》《性恶》《解蔽》《大略》等篇章。可以说,荀子论学在今本《荀子》中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其所论领域如学习科目、学习方法、学思关系、教学关系等,涉及为学之体悟、学问之门径等,皆周详备至。若抽绎出荀子论“学”之意蕴,必将给今人提供一个无尽藏的学习智慧宝库。 学可强国 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孔子在谈到“君子三畏”时,讲到“畏圣人之言”。圣人亦为师,故可视为尊师之表达。学习决非一人、一家之事,而是与民族、国家命运前途相连,与万民忧乐相关。将尊师重教提升到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这体现着荀子的远见卓识与良苦用心。 学以成人 人性恶,何以为学?在荀子看来,人之性,生而好利、疾恶,有耳目、声色之欲,若无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则社会混乱、人人遭殃。好在“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之性可知物之理,人有假外物之心,若加之师法与礼义,不懈怠亦不冒进,一步一个脚印,就可以矫饰人之情性,化性而起伪,达成“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和谐世界。 学习之目的为“成人”。学以成人是儒家之学统。荀子接续了孔子“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之教诲,开显出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之不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 君子之学为入耳、箸心之学,从知到行,由言而动,实现学之全体大用,真正实现了学以成人之目的。小人之学则无法实现成人目的,只能成为人前的炫耀谈资。荀子通过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鲜明对比,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发人深省。今人之学习,也不能变成口耳之学,变成无法落实的空头之学。正如荀子所言,“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秉持学行一致、言行统一、知行合一,才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教学相长 学习必有学者与教者,其中联结着教育主体:老师与学生。从教与学(斆)共同的偏旁“攵(攴)”,可见二字的密切关联性。这在某种意义上透显出了教学相长的文字学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未收录“学”字,仅有“斆”字。“斆,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臼声。学,篆文斆省。”在篆文中为了书写方便,将“斆”右半边的“攵(攴)”省略,始写为“学”的繁体样式“學”。自此,始有“学”字。 世上本无天才,材性智能人人本具。之所以“生而同声,长而异俗”,全是“教使之然也”。对老师来说,外在的教化为内在的真知、觉悟,这就是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从蒙昧无知到启蒙觉悟,这就是学习过程。学离不开教,二者相生相长、相辅相成。正如《礼记·学记》所言,“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通过教学互动活动,学生达到自知、觉悟,进而登堂入室,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学到家了”。 学近其人 学习的最佳途径是“好其人”“近其人”。此处的“人”,指的是“非我而当”之师与“是我而当”之友,是所谓隆师亲友。学者必有师以问答,有友以切磋,师友为“人之大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荀子对何以为师进行了详细说明,将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解说得异常清晰。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广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树立师道尊严,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要有醇厚笃实的师德,要有严谨科学的学术,才算合格的教师。总之,身为正仪、率先垂范、仁爱之心、扎实学识,这些品格构成了理想的教师范型。因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而学习是一个全面的成人过程,包括知识接收、道德醇化与意志磨砺(知、情、意)三位一体的系统。 学贵自得 孟子强调存心养性、反身而诚,荀子也非常重视反求诸己之后的自得之见。《孟子·告子》“弈秋诲弈”故事中的那位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的人最终学成, 而“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另一人则“弗若之矣”。自存、自省、自好、自恶、自知等大量的概念反映了荀子并未因重视外在礼义而轻忽主体的自我努力。天赋不可强求,后天努力才最重要。 一切成绩都是奋斗得来的,都需要通过主体自我实践出来。这是“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的意义,这就是“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的真谛,这也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妙意。真正的善学者会“尽其理”“究其难”,掌握学习的规律,实现自身的蜕变、重生。荀子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 学有三境 若将孔子“知之”“好之”“乐之” 之说视为学习的不同进阶,荀子“闻之”“知之”“行之”之观点,“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之进路,以及“士”“君子”“圣人”三种人格境界之说,完全可以视为学之三境。此三境涉及学习阶段、晋级路径、人格养成等丰富内容,真乃学习宝典也。 学无止境 学习是无法停歇的人生宿命。孔子是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孔子家语·致思》中记载,孔子曾对儿子孔鲤说,能够让人终日不厌倦的,恐怕只有学习吧?容体、勇力、先祖、族姓皆不足为外人道。因其为外在,而非自身所能决定。唯有学习可自做主宰,显闻四方,流声后裔。据《荀子·大略》记载,孔子也曾在解答学生子贡“倦于学”时引《诗》论人生事君、事亲、齐家、交友、耕田皆不可休息,以证学无止境之旨。 “学无止境”一词当来自《荀子·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通论五古》云“学无止境,道无终极”。同时代的刘开在《问说》一文中亦讲到“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清人将“学不可以已”表述为更为凝练的“学无止境”。这只是字句方面的进展,而在思想根柢上还是来自先秦儒家,主要是来自荀子。近人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所谓终身学习,无一不是此意。 荀子论“学”如同珍珠般散落于《荀子》一书的角角落落,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人、其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两千余年后,荀子循道积学、隆师亲友、化性移质等遗言余教仍在启迪着后人。难怪董仲舒要“作书美孙卿”,难怪刘向在《孙卿书录》中作出“兰陵多善为学,盖以孙卿也”的论断,难怪荀子能成就自身传经与弘道的大儒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