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杨朝明:“成人礼”与当前人文教育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国学教育与中华美德教育 杨朝明 参加讨论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成人”意识、周代冠礼与人文养成》,发表于《国学教育与中华美德教育研究》(2013年12月)。
    
    当今社会,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十分迫切。青少年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正是道德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关头。古人将“成人”教育看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对我们是一个极好的借鉴。近些年来,针对当前青少年人文教育的现状,有识之士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助于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一、应当继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孔子之学就是“仁”学,就是为人之学。孔子强调群体意识,以君子标准要求自己,他的人格理想是道德圣人,孔子教导人们如何行事立身,他就是一位不断“学之行之礼约之”的“行动者”。他的教诲,他自身的言行,都值得人们认真借鉴,如果真正如此,将不独有益自身,也有益于国家民族。
    八十多年前,历史学家柳诒徵先生说:“今日社会国家重要问题,不在信孔子不信孔子,而在成人不成人,凡彼败坏社会国家者,皆不成人者之所为也。苟欲一反其所为,而建设新社会新国家焉,则必须先使人人知所以为人,而讲明为人之道,莫孔子之教若矣。”(柳诒徵:《论中国近世之病源》,《学衡》1922年第3期)他从学术的角度,认为现实之病象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精神遗失、孔子之教不行。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应当注重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孙中山先生十分看重教人向善的“大学之道”,认为这些都是我们“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孙中山选集》第684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学者们虽然已经对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道理习而不察、莫名其妙,但毕竟还是常用的“口头禅”。但废除科举与读经之后,人们可能连这一点也做不到了。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动荡、探索、研究,人们应该到了走出迷茫,正确认识固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了。
    二、应当提高对礼仪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中国有久远而丰厚的礼治传统,在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同时,还应当以礼治国。古代中国格外看重礼,如《诗·鄘风·相鼠》说:“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论语·季氏》记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从礼的内涵看,广义的礼可以分为礼俗、礼仪、礼义等不同层面。礼仪作为礼的形式,它表现的是礼的本质意义,即礼义。在世界各地,到处都可以看到形式不一的成人礼。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也将成人礼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的借鉴古代的冠礼、笄礼,为走向成年的男女举行成人仪式,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整理研究孔子儒家关于“成人礼”的相关论述,对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及人生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儒家的“成人”教育注重礼的内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礼的形式上。现代教育家也大都认识到在青少年教育中应更注重做人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有高级的灵性,更应具有高尚的人性。人进入青年阶段,就应使之理解做人的真谛,紧紧抓住“成人”的关键时期,使他们成为人格健全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成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过程,就像人的道德素养应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长进一样。年龄长大,未必一定意味着“成人”,有的人缺乏教养,可能永远达不到社会健全人格的要求。孔子的朋友原壤老而无礼,孔子帮助他为他母亲修理棺材,他竟然在棺材上唱起歌来。孔子知道他年幼无礼,长大不学,年老仍毫无作为。因此,对于他的举动,孔子非常气愤,平日温和的孔子严厉起来,竟用拐杖打了他。原壤虽然早已成年,却距离为人之道仍然很远。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大中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很显然,人文精神的孕育和提升需要以科学为基础,但科学同样需要人文作为向导。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人文精神可以为科学提供动力,为科学开辟原创性源泉。学校里不可缺少科学精神,没有科学精神,就没有学校的灵魂;但校园里、青少年中更必不可少人文精神,没有人文精神,就好像生活中缺少了阳光,就等于丧失了自我。
    三、“成人礼”是适时教育的具体而重要形式
    “成人礼”仪式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理应在进行认真整理的基础上,使之成为所有孩子走向成人的必经仪式,为此,应当采取具体措施,组织力量,对关乎青少年成长的礼仪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酝酿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规定,使作为成人仪式的“成人礼”等相关礼仪作为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中普遍进行。
    显然,“成人礼”作为成人仪式,不应当孤立进行。它可与其他的相关礼仪如入学礼、成童礼等结合进行,还应当与相关的道德素质教育相结合。正如《礼记·学记》所说“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因时施教必有正式课程,下课休息必有修习的课业。这里强调的是积累、练习,要不停地体味,经常地涵泳。只有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友爱学友,笃信正理。
    注重青少年“成人”教育,必须特别注重师德教育,这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因为施教者的道德表率及示范作用十分关键,十分重要。传统上,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是道德的传承者。所以明朝时就有学者说:“太学之教,道徳以率先之,《诗》《书》《礼》《乐》以涵泳鼓舞之,故大司乐既掌学政,又延有道有徳者教焉,使国子心思向慕既在于道徳。”(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卷七《春官中》,四库全书本)然而,教授不当或者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够,教育效果就会不佳。《礼记·学记》还说到当时一些现象,对今天是很好的启迪。
    传统道德教育还应当与爱国主义有机结合。不论孔子还是其他的思想家,对于礼制,都能够灵活掌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时代不同,礼制自然应当不断地“损益”,但其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对青少年人格养成教育的功能不会变化。长期以来,在国人的心目中似乎形成了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其实,任何一个自信的民族都是开放的民族,任何有希望的民族也必定是有自己文化立足点的民族。我们所要做好的,应当是沟通古今,架起祖先与后世子孙之间的桥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培育民族精神。(来源:《国学教育与中华美德教育研究》 作者:杨朝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