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读懂孔庙,读懂中国”之孔庙“成化碑”缘何有名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联合日报 刘淑强 参加讨论

    编者按:本文是由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持的《联合日报》专栏“读懂孔庙,读懂中国”系列文章之一,现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凡是到过曲阜孔庙的人,大都会对其中的成化碑留有深刻的印象,无论它的形制还是书法,尤其石碑的内容,都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作为孔子的故里,曲阜有为数众多的石碑。据统计,这里有各种碑碣数千座。这些石碑包括祀孔碑、谒孔碑、功德碑、蠲免差徭碑、“旌忠”“节孝”碑以及各种墓碑、题记等。碑碣除了大量的用汉文刻成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如满文、蒙古文字等。无论从年代跨度上,数量上,还是从历史、艺术价值上,曲阜的石碑都堪与西安碑林相媲美。
    然而,成化碑何以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成化碑全称“御制重修孔子庙碑”,立于明朝成化年间,故通常称为“成化碑”。1464年,明宪宗朱见深即位,逾年改元成化。即位之年,因孔庙年久破损,他便下令重修阙里孔子庙。成化四年竣工,该碑即立于此年。
    走过孔庙大中门,在迎面而立的同文门前东侧,成化碑非常醒目地耸立着。从石碑的龙头形制,就知道它属于封建帝王“御制”规格,碑额部分精雕细刻有盘龙旭日。碑身与碑额通高约6米有余,碑身宽2.2米,厚约0.5米。碑身下的赑屃高约1.25米,雕刻同样十分精致。石碑的正中,刻有十分规整的26行正楷大字,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成化碑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它的内容。碑文除简述修建孔庙的经过外,重点对孔子之道的价值与意义进行阐发。碑文说:“朕惟孔子之道,天下一日不可无焉。何也?有孔子之道,则纲常正而伦理明,万物各得其所矣。不然则异端横起,邪说纷作。纲常何自而正,伦理何自而明,天下万物又岂能各得其所哉?是以生民之休戚系焉,国家之治乱关焉。有天下者,诚不可一日无孔子之道也!”孔子之道与人们可谓息息相关,无论政治治理还是社会生活,它为民生日用不可一日暂缺。
     
    碑文又对孔子之道的形成与影响进行阐述,其中说:“孔子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载于六经者是已,孔子则从而明之,以诏后世耳。”孔子继承他以前的中国文化,形成了孔子思想,这是孔子学说的特性,是儒家思想经历数千年价值仍在的原因。因此,碑文中说:“故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使天不生孔子,则尧、舜、禹、汤、文、武之道,后世何从而知之?将必昏昏冥冥无异于梦中,所谓‘万古如长夜’也。由此观之,则天生孔子,实所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者也。其功用之大,不但同乎天地而已。”孔子思想是对古代文化主流传统的接续,是对以前文明精华的自觉继承。所以碑文引用“横渠四句”等名言,阐述孔子思想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政治作用。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渐成诸子学说中的“显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被定于一尊,孔子儒学与政治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东汉以来,道教产生,佛教传入,从此,儒、佛、道的斗争融合贯穿在魏晋隋唐的社会历史之中。然而,儒家思想毕竟适应了中国社会,所以,总体来讲,不论社会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曲折,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与根本。宋明理学时期,儒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唐代韩愈首倡的儒家“道统”说得到进一步申说,孔子与政治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所以,明宪宗在碑文中感叹到:“噫,盛矣哉!诚生民以来所未有者!”
    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孔子和儒学,开了明代尊孔崇儒的先河。正如成化碑文所说:“迨我祖宗,益兴学校,益隆祀典,以京师达于都邑,无处无之。而在阙里者,尤加之意焉,故太祖高皇帝登极之初,即遣官致祭,为文以著其盛,而立碑焉。成祖文皇帝重修庙宇而一新之,亦为文以纪其实而立碑焉。”明初尊孔,不仅在天下提倡儒学,也优渥孔子后裔,到孔子故里祭祀孔子。其后,明代帝王也都重视孔子儒学。
    明宪宗自然也效法先人,他祭祀孔子,重修圣庙,立碑记言。不仅如此,宪宗还把祭祀孔子的规格进一步提高。据《明史》记载,宪宗登基后,把祭奠孔子与祭天地、社稷相提并论,预示着其与江山社稷相关联。他不仅在京城祭拜孔子,还专门派吏部侍郎至曲阜祭告,并把孔子的祭祀礼遇等同于天子,舞佾为八笾、为十二礼乐,尽其褒崇之典。他曾立孔、颜、孟的后人,给予学印、入国子监等优待和重用,希望从圣人后裔中得到圣学。他命人整理儒家典籍,考订宋儒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命人编辑《文华大训》,以教育皇室子孙,并亲自作序。在即位之日,他就躬诣太学,释奠孔子,又重修孔庙。之所以如此,正如碑文所说:孔子之道常存,则纲常无不正,伦理无不明,而万物亦无有不得其所者。久安长治之术,端在于斯!
    历史上,人们对明宪宗有一些不好的评价,他有时沉溺于声色犬马,沉迷于佛老神仙之术,信用宦官佞臣,懒于朝政。但也有人赞赏他的政治,《明宪宗实录》说他“以守成之君,值重熙之运,垂衣拱手,不动声色,而天下大治”;《明史》也不吝啬地称赞宪宗“仁、宣之治于斯复见”。可见,成化时期一度政治较为清明,亦可“幸称小康”。
    成化碑是明宪宗精神世界的展现,他把尊崇孔子之道推到了极至,充分道出了历代尊崇孔子儒学的原因,阐明了儒家思想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孔庙石碑众多,这是普通的一座,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座。也许正是因为该石碑的重要性或特殊性,在“文革”中它被破坏断裂,后来虽然修补了残损之处,但个别字自此难以辨认,成为一大憾事。(原载:《联合日报》;作者:刘淑强 图/孔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