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由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持的《联合日报》专栏“读懂孔庙,读懂中国”系列文章之一,现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孔庙是陆续兴建的,经过两千多年的时光,才慢慢成为今天的样子。但如何布局孔庙建筑,如何命名每一门坊楼阁,历代都有精到的考虑,不然,孔庙就不会这般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寓意深长。其实,你站立在孔庙前的“万仞宫墙”下,就不得不赞叹人们的匠心独运了。 万仞宫墙是明代建立的。它本来叫仰圣门,既是孔庙的外大门,又是明、清时代曲阜县城的正南门。曲阜地方治所本来与孔庙在一起,都在周朝时的鲁国故城内。北宋真宗尊崇道教,奉轩辕黄帝为祖先,据说黄帝诞生于鲁东门之北的寿丘,于是改曲阜县为“仙源县”,将县治迁往寿丘之前。明正德六年(1511年),曲阜附近发生了民变,人们驻进孔庙,将马匹牵入庙庭,还毁坏孔庙藏书。官府惊恐,于是“移城卫庙”,下令建造新县城,以更好地保护孔庙。新的县城落成后,南门正对孔庙大门,坚固的瓮城取外圆内方之势,建有高大的城楼。 在孔庙前,很远就能看见“万仞宫墙”四个大字。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帝亲临曲阜,不仅祭祀孔子,还书写此四字悬于城门,以显示对孔子儒学的尊崇。 “万仞宫墙”来源于《论语》。鲁国有人说:子贡比孔子要更加贤能。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了解自己的老师,他听说后,就打了个比方,说:“人的学问就好比宫墙,我的墙只到人的肩膀这么高,人们一眼就能看到里面的一切。孔子的墙可有数仞高,如果找不到进去的大门,就看不见宏伟的庙堂和官吏们的富足。”这真是个绝好的比喻。“仞”是古代尺度单位,有人说一仞七尺,有人说一仞八尺,其实就是一人高。子贡以“数仞”比喻孔子之学,可见他对孔子的敬佩。 这里以“万仞宫墙”命名,门墙巍巍,首先寓意孔子思想学说的博大精深。它就像宫室的围墙,对有的人来说,它围起来的是神秘,是一个精湛的世界。例如,有一位英国作家曾说,他眼里的中国古老而神秘,他关于中国最初的概念,至多是曾在茶杯或花瓶上见过的几幅图画,他想象着这里有“神情呆板的长辫子的小个子男人”“有弓形桥的富于艺术性的花园”以及“挂着铃铛的小塔”。像他这样的人,何止对孔子儒学一无所知,很自然,孔庙的“宫墙”完全就把他隔离在另一个世界里。 子贡说孔子之墙高大,“得其门者或寡矣”。孔子学说“致广大而尽精微”,被“宫墙”隔开的人大概不少吧!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的动荡,人们误解、远离了传统文化,直至今日,许多人依然鄙视传统、菲薄儒学。不少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与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等齐名的伟大思想家。亨廷顿把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明,作为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等相对应的基本人类文明。世界著名哲学家、神学家孔汉思在起草《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时说道:全球伦理“最基本的两个伦理框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两点:一个是人道,即孔子说的‘仁’;第二个是孔子在人文规则历史中设立的第一个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最能作为联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西方也有学者清楚地看到:“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更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孔子思想的“自强不息”、家国同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炎黄子孙。 其实,人们往往忽略了,“万仞宫墙”还有一个很重要、很有价值的寓意:要了解孔子思想的精妙,就要得其要领,抓住精髓,要“得其门而入”。进入曲阜孔庙,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在欣赏祭颂孔子的乐章?走入宫墙,透过金声玉振坊,一直向里望去,一条甬道笔直地通向深处,一座座门坊整齐排列,井然有序。沿着甬道向里走,重重朱漆大门迎面而来,座座木石腰门相对而立,门门有题字,字字有来历,或体现孔子主张,或赞誉孔子思想,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神韵。 孔庙的宫墙是一种象征,除了曲阜,还有不少地方的孔庙也建有“万仞宫墙”。但无论孔庙规模大小,还是性质上的纪念或者祭祀等等,从本质上讲,都寄寓了对孔子的尊崇。虽然宫墙高大,但也不能仅在宫墙下唏嘘赞叹,只有积极找到门径,才能领略美景。孔子思想体系博大,我们就要抓住精髓,感知圣哲智慧的奥妙。例如曲阜孔庙,就其格局而言,是仿照皇宫建造,共有九进庭院,前后贯穿在一条长达1000多米的中轴线上,左右基本上排列对称,共包括阁、坛、庑、堂以及祠、殿、亭、坊104座建筑,占地面积9.6公顷。这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庙堂,自然是瞻仰孔子、品味儒学的绝佳之处。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但十分切近世道人心,此即所谓“道不远人”。孔子以前,中国文化已经有漫长的发展过程和很高的发展水平,所以孔子思想才具有特别的“深度”“高度”和“超越”意义。孔子深刻思索人性和人的价值,希望人们明理修身,循道而行,推延亲情,放大善性。孔子特别主张“为政以德”“为国以礼”“修己安人”“先义后利”,孔子思想培养有爱心、有情怀、有担当、爱学习、求上进的君子,特别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无论对于国家治理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孔子思想都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孔庙是立体的文化丰碑,是中国文化的物态载体。要了解“学术的中国”“思想的中国”,了解孔子学说之博大,感知中国智慧之精深,就要跨入这座“宫墙”,走进这座中国文化的大门。“万仞宫墙”寓意了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的魅力,同时也给了我们以方法论的启示:了解孔子学说,就要得其门而入;学习儒家思想,就必须抓住精髓实质。(原载:《联合日报》;作者:杨朝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