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即丧葬,并不是我们与亲人交往的终点;对亲人的追思表现于祭祀,终其一生也并不淡忘,这便是“追远”。如此,百姓的品德才会归于淳厚,不相互抛弃、遗忘。 祭祀不仅仅用于过世的亲人,还用于天地日月山川鬼神以及先贤圣人等。祭礼是祭祀者整顿身心,庄重诚敬,通过祭祀仪式,实现与神和祖先感通,从而表达缅怀、感恩或祈祷的礼仪。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会在特定的节日祭祀先祖,虽然祭祀的仪式大大简化,也有很多细节上的变化,但其追念先祖的内涵却一直在延续。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首段,描绘的便是都城汴梁郊区美丽的春景,及清明节扫墓踏青的络绎不绝的人群。 死者下葬后的第一次祭祀 祭祀的种类很多,相同的是,在祭祀之前都要准备各种供神灵享用的祭品。在早期的祭祀中,死者落葬后的第一次祭祀,除却各种祭品,还需要一个生者来代替死者享用这些祭品,这位代表先人的受祭者,被称为“尸”。郑玄在注释《仪礼》时说:“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尸”通过占卜确定人选,一般由死者的孙子担任。 祭祀在供奉祖先的宗庙举行。受祭者既然代表了死者,所以当他进入祖庙的时候,亲人们就像看到了死者一样,痛哭不止。“尸”进入祖庙后,就要开始代表死者享受祭品了。虽然祭品很丰富,但是享受祭品并不是像平常一样真的吃一顿,而是具有象征性和仪式性。吃的内容、吃的顺序以及吃的量,都是有讲究的。“尸”要先喝一小口酒、品一小口汤,再吃一点煮熟的肺、脊,然后才开始吃饭,每次吃饭只吃三小口,这样吃三次,就表示死者享用完了祭品。整个进食的过程,有专门负责祭祀的人员在一旁伺候。 之后,丧主、主妇和一位客人要向“尸”敬酒,然后“尸”代表死者回敬。在每次接到对方敬酒之前,双方都会出于尊敬,互相行拜礼。 向死者敬完酒之后,“尸”便完成任务,要离开祖庙了,这时候死者的亲人们又会痛哭流涕。“尸”进入祖庙的时候,亲人们的痛哭是因为再次见到死者的“灵魂”归来,却无法真正看到故去的先人。而“尸”出门而去的时候,就意味着再也看不到死者灵魂所在,所以死者的亲属就像再次失去死者一样难过。 “尸”离开之后,参加祭祀的宾客们也陆续出门。为表示感谢,丧主叩首下拜。死者落葬后的第一次祭祀到此结束。 以“尸”代祭的方法在夏商周三代十分盛行,战国以后,“尸”逐渐被“神主(为死者设立的牌位)”所代替。 祭祀,使人们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得到慰藉。因为人们在祭祀的时候,虽然知道亲人已经不会再回来,但还是会通过祭祀以另外一种方式和亲人“相见”,使思念的情感得到寄托。 例常的祖先祭祀 “祖先”其实是一种笼统的称呼。古人对祖先曾作过划分,将自己所在宗族的最初祖先称作初祖,比较近的祖先也都有特定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父,祖父的父亲为曾祖,曾祖的父亲为高祖,高祖的父亲为天祖,天祖的父亲为烈祖,烈祖的父亲为太祖,再往上便不再有特定称呼,将界于太祖和初祖之间的其余祖先,合称为先祖。 祭祀祖先是人们一直以来都遵循着的礼俗。按照朱熹《家礼》记载,祭祖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第二个月进行。和选择一切重大日子一样,四时祭之前也要占卜吉日。进行祭祀的前三天要沐浴更衣,言行举止也要格外谨慎小心,在生活上不能放肆。现在,我们要面对自己尊敬的人,一定会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古人面对要祭祀的先人,也是出于类似的心理。 祭祀当天,全家人都要早起,把祭祀所用的祭品准备好,再把祖先们的牌位从祖庙中一一请出,依次放在祭桌上。牌位摆好之后,就好像列祖列宗都依次坐在这些孝子贤孙面前了,然后全家人依次站好,面向列祖列宗行礼。如果说丧礼、葬礼中面对去世的亲人,大家心中更多的是哀伤之情的话,那么在之后的祭礼中,当人们面对祖先的牌位,心中更多的则是感恩与怀念。 各就各位之后,就要开始祭祀了。在奉献祭品之前,要先把酒浇在茅草上,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祖先前来享用祭品。列祖列宗们有尊卑长幼,同样,孝子贤孙们也有尊卑长幼,祭祀的时候,要根据这种关系对应举行祭祀,人人皆得参与。主人和主妇分别向高祖、高祖母进献祭品,两人一先一后,交替把祭品摆好。祭品都是日常吃的食物,米饭、馒头、肉汤之类。古人认为,在祭祀时,祖先们是通过祭品的“香气”来享用祭品,因此,祭品一定要新鲜,只有新鲜的祭品才会散发出馨香之气。 第一次献祭由主人主持。主人先向高祖、高祖母献酒,献完酒之后,把酒浇在茅草上,“通知”高祖、高祖母前来,然后将烤熟的肝装在祭盘中,放在高祖、高祖母的牌位前。在这个过程中,主人还要准备一段祝词,以表达自己对两位祖先的怀念之情。主人行完初献之后,其他不参与第二次、第三次献祭的兄弟们依次向其对应的祖先行礼,仪式和主人对高祖、高祖母行礼一样。 第二次献祭由主妇主持。除了不需要念祝词之外,其余仪式和第一次主人献祭时的仪式一样。然后,其余众妇女也要像第一次献祭中的众兄弟一样,向和自己位分相对应的祖先行礼。 最后一次献祭由主人的长子主持。同样,长子的其他众兄弟也要依次向其对应的祖先行礼。 举行完三次进献之礼后,孝子贤孙们都退下,在门外等候,让列祖列宗能够安静“享用”,等过一会儿,列祖列宗把饭“吃完”了,再把门打开,然后由主人、主妇向高祖、高祖母献茶,其他亲属向对应的祖先献茶。 这之后,负责管事的人把祭高祖的酒从高祖牌位前拿下来,交给主人,主人下跪接受,小喝一口,然后管事的人再用勺子从列祖列宗牌位前摆放的饭中取一点出来,“拼”成一碗饭,拿给主人吃,主人下跪接受,但并不多吃,只是略略尝一口。最后,主人带领全家再次向列祖列宗行礼,祭礼就此结束。 另外,古人会在农历冬至日祭祀初祖,因为冬至日之后阳气渐强,有生发之意。在农历立春那天祭祀先祖,也就是高祖以上、初祖以下的诸多祖先。父母去世,则在秋季进行祭祀。祭祀过程基本一致,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祭祀用的祭品和牌位摆放的位置,当然,祭祀不同的祖先,对着牌位所念的祝词也是不同的。 还需一提的是,先人忌日也需祭祀。忌日就是亲人的卒日,在此后每一年的这一天,家人都要到坟墓前祭拜。《礼记·祭义》中说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对于君子而言,丧日不仅仅是亲人去世的那天,每逢忌日,都会悲痛如丧日,所以有终身之丧一说。忌日当天,祭祀者的服装肃穆朴素,不同的身份着装不同,以黑色、灰色、白色为主,女性将头发挽起,整齐不散乱,但是不作装饰。在忌日这天,亲属们不饮酒作乐。如今在如大地震等国难纪念日,人们大多自觉或依据政令暂停公共娱乐活动,且各大媒体网站也会暂时以黑白为背景色,其中的意味是一样的。 墓祭,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祭祀方式了。在清明节或者中元节(七月十五),大多数人都会到祖先墓前祭祀。时移世易,虽然古今在祭祀仪节上有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深植于中国人心中对先人追忆和缅怀的情感,却穿越千年丝毫未变。 祭祀天地 除了祭祀祖先,还有一种祭祀天地的仪式。在古代中国,人们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也是世界万物的主宰,不仅掌握着人们的吉凶祸福,甚至政权的更替也和上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和高高在上的天相比,地似乎并不具备一种让人只能仰望的威严,但它却养育了天下万民,这足够使它获得百姓的尊重。尤其是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如果农作物不足以供给百姓生活,那么王朝的统治就很难继续。所以,无论从感恩、尊崇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安定天下苍生的角度来讲,祭地礼和祭天礼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现在,对亲人的祭祀仍然有所延续,但是对天地的祭祀已经看不到了。从现存的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早在周朝,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祭天地制度。北京的天坛、地坛,如今已作为旅游景点供大家观光,其在古代本是天子祭祀的场所,一般人等不得入内。天坛形圆,地坛形方,这样的设计是来源于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天坛的主体建筑是圜(yuán)丘坛,建造圜丘坛所用的石板、拦板、望柱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一或九的倍数,皆为阳数。地坛为方,建设地坛所用的石块、台阶的级数皆为六、八的倍数,皆为阴数,并且在地坛坛台四周有水渠,具有“泽中方丘”的寓意。可见,古代对天地的祭祀是十分考究的。 六器是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即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称作“封禅”。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故称禅。因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封禅都在泰山举行。封禅并非定例,也并非所有帝王都可以举行,它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历史上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典礼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释奠礼 除却上面介绍的祭祀,还有一种祭祀是非常特殊的,它既不是祭祀亲人,也不是祭祀天地山川,而是祭祀先圣先师,也被称为释奠礼。释奠礼是古代学校礼仪制度中的重要内容。《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最初,释奠的对象是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了典章制度,是儒学的奠基人。后来释奠对象增入了孔子,周公、孔子分别被称为先圣、先师。再后来,孔子成为释奠礼的主要祭祀对象。祭祀的场所最初多是在古代的学校中选定,后来各地陆续建了文庙、孔庙后,就定期在庙中举行释奠礼。 最初行释奠礼时,要事先挑选一个相貌酷似先师的人,穿上先师生前穿过的衣服,充当祭祀对象。后来,人们逐渐采用牌位、画像等方式来代表受祭者。 释奠礼的主角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开创者,是后世儒者的“先师”。孔子去世之后,孔子的子孙后代、弟子和仰慕者对他的祭祀一直没有间断过。但是以国家为主导的对孔子的祭祀,则是从汉代开始。最早祭祀孔子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他用古代最高等级的祭品祭祀孔子,开启了皇帝祭祀孔子的先例。继刘邦之后,也有很多皇帝祭祀孔子,并且释奠礼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后来,释奠礼中出现了舞蹈和音乐,并且等级逐渐升高,这一点,从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封号上也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封孔子为“文圣尼父”,隋文帝封孔子为“先师尼父”,然后逐渐变化,到清朝顺治帝,则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释奠礼的配角 在释奠礼中,除了祭祀孔子之外,还要祭祀“四配”“十二哲”。所谓“四配”,是说与孔子一同配享祭祀者。不过释奠礼是以孔子为主,其他人为辅。除孔子以外的其他接受祭祀的人,并不是同时选好的,“四配”“十二哲”的选定,都各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四配”的选定开始于三国,完成于南宋,“十二哲”的选定则开始于唐朝,完成于清朝。 先后被列入“四配”的儒者依次是:颜子、曾子、孟子、子思子。 颜子,名回,字子渊,被后世称作“复圣”。孔子曾多次夸奖颜回好学,认为颜回是所有学生中最好学的学生。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被后世称作“宗圣”。曾子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曾作《大学》《孝经》,这两部著作都是比较重要的儒家经典。孟子,名轲,被后世称作“亚圣”。孟子以继承孔子的思想为己任,提倡王道,看重仁义,轻视功利,明确提出了“人性善”的学说。子思子,姓孔,名伋(jí),字子思,被后世称作“述圣”。子思子是孔子的孙子,曾经跟从曾子学习,作《中庸》,传授孔门心法。 祭祀时的舞蹈 古代乐舞的行列称为“佾(yì)”。“八佾舞”即每行八人,共八行六十四人;“六佾舞”即每行六人,共六行三十六人。另外还有“四佾”和“二佾”。佾舞规模因身份的不同而有别,如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士大夫用四佾,等等。跳文舞(对应武舞)时右手执羽,常用雉尾,有立容之意,左手执籥(yuè,形状像笛子的乐器),有立身之意。后代在祭祀孔子时常有“佾舞”这个环节。 “十二哲”的选定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来看。在唐朝时,选定的释奠礼从祀对象是孔门“十哲”,这“十哲”是根据《论语·先进》中记载的孔子对十位学生的评价而选出的,孔子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因为颜子已经在“四配”之中,所以到南宋时,就又在“十哲”中补进了孔子的弟子子张,这样,颜子就不再被列入“十哲”了,“十哲”名单变为:闵子骞(闵损)、冉伯牛(冉耕)、仲弓(冉雍)、宰我(宰予)、子贡(端木赐)、冉有(冉求)、季路(仲由)、子游(言偃)、子夏(卜商)、子张(颛孙师)。 自南宋以后,“十哲”名单一直到明朝都没有改易。到清康熙朝,宋朝大儒朱熹被选入名单,乾隆朝,孔子学生有若被选入名单,构成“十二哲”。“十二哲”中,唯有朱熹不是孔子学生。朱熹之所以能如此特殊,和一千多年前的孔门高徒比肩,和他在儒学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是分不开的。著名学者钱穆曾经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兴起,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此两人,先后矗立,皆能会纳群流,归之一趋。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朱熹对儒家学问的发展和继承,使得他担得起这个特殊荣誉。 孔子与“四配”“十二哲” 孔庙中的庞大从祀群体 除去“四配”“十二哲”外,还有其他历代大贤和孔子一起接受祭祀,这些人又可分为两类,即先贤和先儒。先贤主要是孔子的弟子,先儒则是指后世对儒学有重要贡献的学者。 至今,在孔庙里,先贤共七十九人,分为四十人、三十九人两组,各被供奉在大成殿外东屋和西屋的北边。其中,子产是春秋时郑国大夫,蘧(Qú)伯玉是春秋时卫国大夫,这两位都是孔子生前非常钦佩的人。乐正克、万章、公都子、公孙丑是孟子的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是北宋理学家。除了这些,其余的先贤全部都是孔子弟子。 先儒共七十七人,分为三十九人、三十八人两组,各被供奉在大成殿外东屋、西屋的南边。先儒的选定从唐朝开始,最后一位先儒选定于民国。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在孔庙中放置左丘明、高堂生、王肃等二十二人的牌位,开了先儒从祀的先例。唐朝以后,历代选定的先儒不断增加,至今,最后入选的是民国八年(1919年)北洋政府选定的李塨(gōng)。 清代释奠礼 释奠礼的仪式在唐朝基本定型,在宋朝逐渐完善,历代的释奠礼多有沿革,现在姑且取距今最近的清朝《钦定国子监志》中所记载的释奠礼为例,来看一看古代释奠礼的面貌。 在举行释奠礼的那天,皇帝要早起,在日出之前,穿好祭服,乘车前往孔庙。走到孔庙门外时,出于对孔子的尊重敬畏,皇帝要下车步行,一路走到大成殿。祭祀过程中,相关的大臣与皇帝一起共同完成释奠礼。 君臣各自就位后,开始奏祭祀乐。在乐声中,皇帝先给孔子上香,再向孔子像行二跪六拜礼,随从祭祀者也要随皇帝行二跪六拜礼。然后由两位礼官分别向孔子进献帛、酒,并向孔子像行三叩首礼。向孔子献祭之后,参与祭祀的大臣们分别到“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的塑像、牌位前上香、献帛、献酒。 进行完以上仪式之后,“司祝(祭祀中致祷词的人)”拿着祷告词向孔子像行三叩首礼,然后下跪。此时停止奏乐,皇帝、大臣也相继跪下。司祝宣读祷告词,之后到孔子像前下跪叩头。接着,皇帝再次率领群臣百官向孔子像行三叩首礼,释奠礼的初献之礼完成。接下来,还有亚献之礼和终献之礼,礼仪和初献之礼的仪节大体相似。 清朝灭亡之后,在孔庙祭祀孔子的活动中断,到了2004年,曲阜孔庙才再次恢复祭孔。 祭祀的分寸 《礼记·祭义》中言:“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意思是说,祭祀的时间要合乎天道,既不可以过于频繁,也不可以间隔时间太远。太频繁就会使人心生厌烦,如此在祭祀时便不能诚敬,失去了祭祀的本义;而间隔时间过于疏远就会怠慢,觉得不重要,渐渐地便会遗忘,不能心怀对先祖、天地、山川、先圣先贤的敬意。在礼节上,也要做到适中,太繁杂困难可能会使参与者精力分散,无法专注精神;太简略随意又不能使参与者充分抒发情意。所以,在不同的时代,祭礼如何损益以达到合宜,都是一个难题。 (选自中华书局《一生有礼:图解中华传统礼仪(彩绘版)》) (原载:凤凰国学;来源:中华书局;作者:程学轩、樊丽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