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章首章“学”字的理解十分关键,是开启《学而》全篇乃至《论语》全书的钥匙。综合分析文献资料,传统的解释应予摒弃,“学”字应理解为“主张”和“学说”,新出土材料亦能印证此说,正确理解首章,方能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政治追求,更好地理解孔子的一生。 《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及其儒学的重要典籍,书中记载了孔子答弟子等人的言论,属语录体作品。由于缺少具体翔实的语言环境背景,学者们对许多字词和章句的理解颇有争议。 《论语·学而》篇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传统上此句意思是: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件愉快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怨恨,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讲的是学习、交友、胸怀三方面的问题。理解此句的重点在于对“学”的正确意会,《论语》全书“学”字出现64次。古籍中专门解释篇首的“学”字并不多见,是否篇首的“学”就与“学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句的“学”字意思相同? 《白虎通》记载:“学,觉也,悟也。”北宋邢昺认为“学”是一种内省性的道德思考活动,将其理解为动词。陆九渊延续此种说法,至王阳明时将其说法发挥到极致,认为“学”便是“求本心”,通过学习让心回到本然的状态。程颐云:“学者,将其行之者。”朱熹在《论语或问》中诠释为:“学之所以能行在于效法先人”,又在《论语集注》中云:“学之为言效也”,认为学便是仿效先贤。后陈淳承袭此说法,认为“学”是效法先觉者之所为,张居正以为“学”为仿效圣贤、恢复本初。钱穆在《论语新解》中采用朱熹的“效”字和“觉”字来训“学”字,认为“学”有“诵读”与“练习”两项意思,使“学”义更见完备。概述以上两种说法,一种理解为“内学”,一种理解为“外学”,这两种解释似乎合情合理。但这两种说法都是追求“学”的内容,并未触及到“学”的真正意义。二者均解释为“学习”。若按此说法,首句意思由学习讲到交友又到胸怀,跳跃性很大,缺少连贯性,不符合逻辑。 许多人认为《论语》仅仅是记录了孔子的语言,并不存在次序性。但实际上,《论语》经过孔子后学的编撰,有其内在逻辑性,内容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说来。下面,我们以一篇为例说明其逻辑性。如第二篇《为政》,首先孔子从大处着眼,关心社会,希望以德治国;其次,以德治国方法是什么,谈《诗》,讲的是如何施行教化;再次,如何以德治国,讲到德、刑的关系;最后讲事例,属于孔子自述,以此支持观点。《论语》全文开篇明题,此后分别讲了为政以德、守礼敬礼、择仁处仁。因此不管是单篇来看,还是从全书来看,《论语》都是经过了精心编辑而成书,有内在的逻辑性。因此,仅仅按照“学习”解释,篇首似乎略显凌乱。 从孔子一生来看,孔子毕生的目标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从此点考虑,《论语》开篇仅讲到学习、朋友、胸怀也略显平淡。程树德《论语集释》指出:“‘学’字系名辞。”清人毛奇龄《四书改错》说过:“学者,道术之总名。”按此解释“学”为主张,与“道”相近,不是动词,而是名词,具体指的是孔子的“学说”。这种用法并不陌生,《庄子》中“百家之学”(《天下》)与“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渔父》)中的“学”解释为道,《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学”有学说之义,《论语·述而》中“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里的“学”做名词使用。“时”不应解作“时常”或“按时”,而应解作“时代”,也可引申为社会。“习”不应作“温习”讲,而应作“采用”讲。下面的两句与之相应,第二句中的“有朋”我们理解为“友朋”,其实就是志同道合的人。那么《论语》首章的意思大体是:如果我的主张被时代或社会所采用,那不就太令人喜悦了吗?如果在社会上行不通,可是,忽然发现有赞同我的学说的人,不也很快乐吗?也发现不了理解自己的人,自己却坚守认定的思想观念,不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君子吗?这里的“学”为名词,理解为学说或主张。如此解释,则更加贴合全书。孔子一生追求入世,坚定自己的学说,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颠沛流离,“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被称为圣人。自己的主张被采用,“不亦说乎”;即使不被社会采用,有志同道合的,也是“不亦乐乎”;即便得不到他人及社会认可,孤芳自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开篇明旨,符合孔子这一生的写照。 “学”字解释为“主张”,使得首句很好诠释了孔子的三种“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此外与文章后面的篇章相得益彰。首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自己的主张不被社会所接受时也“不愠”,这才是君子。《论语》最后一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此句充满了无奈,但并不悲观,我的学说没被社会采纳,天命如此,不懂得这一点不能称为君子,那么知天命的方能称为君子。前后篇章遥相呼应、浑然一体。 新出土的竹简《穷达以时》从侧面反应了孔子生不逢时的一种境遇,与《论语》首篇可以相互印证。“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世有“穷达”,穷达决定于天命,“无其世,虽贤弗行矣”当生不逢时时,即使贤能也不能很好的实行自己的主张;“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若生逢其时,施行自己的主张又有何难呢。竹简列举了“舜耕于历山……遇尧也”、“邵繇衣枲盖……遇武丁也”、“吕望为臧棘津……遇周文也”、“管夷吾拘繇束缚……遇齐桓也”、“百里奚馈五羊……遇秦穆”等例子,孔子之时“天下无道久矣”,他向往这些贤能人的“遇”即能够得到社会认可施行自己的主张。竹简又列举了伯夷、叔齐等人的“不遇”,这便如当时的孔子:“夫遇与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博学多才却不遇时。 郭沂先生分析《穷达以时》是子思著作中记录孔子言语的篇章,这恰恰与《论语》篇首描写的三种境遇相对应,采用其主张,生于达世,“不亦说乎”;有志同道合的“不亦乐乎”;当生逢穷世时,“人不知”时,也不悲观。 由此,“学而时习之”的“学”应作为“主张”、“学说”理解。这样放在《论语》书首更加恰当,开宗明义,与出土竹简相互映照,可作为孔子一生的写照。 【参考文献】: 1.杨朝明:《从〈穷达以时〉看孔子的“时遇”思想——兼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理解问题》,《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2005年。 2.杨朝明:《为孔子叫声屈》,《齐鲁晚报》,2008年1月10日。 3.杨朝明:《经典新读与孔子思想再认识》,《大众讲坛》第二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4.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年。 (作者:秦娟 原载:《正本清源说孔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