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孔新峰|“为政以德”解

http://www.newdu.com 2023-01-12 掌上济宁客户端 孔新峰 参加讨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上述十个核心词汇中,尤以“为政以德”(governing by virtue)最具统领性与涵摄性,堪称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精粹及儒家德性政治理论的核心表达。“为政以德”作为中国政治“活着的传统”,构成了中国本位政治理论构建的枢轴环节,构成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标识理念,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合点。 2022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主要精神,中宣部副部长孙业礼指出:“实际上我们的制度、道路与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直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理论上一直没有明确概括过。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结合,意义非常重大。”今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其中“为政以德”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为政以德”。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引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讲话中,提到了儒家思想的十五个方面,其中就涉及到“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传统中国的治国理政智慧,谈到“为政以德、正己修身”;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高级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给下级带好头,要“为政以德”;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为政以德、正心修身”。 “为政以德”出自《论语》,《为政》篇开宗明义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古往今来,学界对这句话主要有两种解释脉络。第一种解释脉络强调“德”蕴含着一种政治规律,是指统治者应当提升自身德性以教化民众;第二种解释脉络强调要通过“君德”以上率下,要求为政者首重“修己”方能“安人”。两种解释脉络,皆为“政治统一之说”(唐文治语),亦即董仲舒所言的“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水之宗沧海也。”(《春秋繁露·观德》)也都揭示了孔子德性政治理想。 揆诸历史,“为政以德”虽由孔子提出,但其思想渊源可追溯至中华上古时代,早在尧舜时期已经出现了“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思想原型。及至商代,人们将自身所得归因于上天的施与,并赞美“德”以感恩上天的恩赐,“德”此时成为一种天命观的表达。殷商覆灭,“天命”也随着德之变化发生了“革命”。王国维认为,殷周之变“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德的观念伴随新制度建立而发生了转变:周之所以被天选中取代了殷商,是因周的统治者有德,即《尚书》所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以德配天”的认识成为周人维护其合法性的重要工具。同时,在商周时期,逐渐形成了以王和王族作为“宇宙中心”的“四方宇宙观”,此观念将地缘上生存在四方的“它”或“方”与“我”或“中”即统治王族区别开来,这种认识帮助巩固了王权统治。然而,西周末年,天子式微,诸侯彼此征战致使礼坏乐崩,孔子不由发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下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为政》)的喟叹。目睹天下四分五裂的孔子,希冀构建上下有序、各处其位的秩序,所亟需的恰是一个“德”字,故“为政以德”言简意赅地勾勒出孔子的政治理想:有德者,居中央。为政者有德,就有了感召力、凝聚力;而“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则为处于“宇宙中心”的统治者提出了根本遵循:施德政,安天下。为政者有德,方能“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可见,“为政以德”一语中的地揭示了儒家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主张居上位者“敬德尚德”、“以德配位”,进而克自抑畏、施政以德,达成敦化天下之效用。至此,孔子将象征最高权力的合法性及中心性共同赋予施“德政”之人。 在“为政以德”的实践路径上,孔子进一步从“仁”与“礼”两方面设定了标准:在自我修养方面,要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论语·述而》);在社会教化方面,应践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在“仁者爱人”的基础上做到“约之以礼”是孔子给为政者指明的善治方向。通览儒家经典,无论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强调德治优于刑罚之处,还是孟子“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阐述仁政通往运筹帷幄之治,亦或是荀子“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突出立君为民的圣王之道,均彰显着以“敦风化俗”实现“天下文明”的德性政治传统。遗憾的是,在帝制时代,当权者往往会有意识地回避自身应担负的道德责任,遂将德性政治理论改造为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枷锁,“德治”也沦为维护宗法皇帝制与家产官僚制统治的等级化“人治”。历史上,儒家德性政治传统跌宕起伏,不乏经历低谷。 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志在救亡复兴的中国人放眼世界,在风雨激荡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德性政治传统以内核的儒家政治理论迎来剥复之机,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关键性的精神资源,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在中华德性政治传统滋养下愈加彰显其强大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志道据德”“以德行道”,成功地将中国社会“组织起来”,以强大的领导力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 在当代中国,“为政以德”的重要体现有如下荦荦大者:一是“伟大的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时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才能使自身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所谓“打铁先要自身硬”,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端赖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二是“伟大的社会革命”:“为政以德”是星体之喻、引力之喻,满天繁星是“多”,巍巍北辰则是“一”,中国智慧在充分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强调和而不流、合众为一,有利于科学阐发“一多关系”和有效构建“共同体理论”。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这也正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为政以德”的集中生动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