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陈来 来源:“人文日新陈来”微信公众号 在近五年以来,应该说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气氛,就是继承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这个好的气氛的形成,很不容易,我相信,在未来五年,这个势头还会持续下去。因为这个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大好形势,不管从研究从普及,把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工作能够做的更好。 这个会议的主题是特别强调经史传统。关于经史之学跟中国哲学研究的关系,最近这些年来应该说大家对经史之学还是相当重视的。经史之学这个概念应该是清代开始提倡,最近几年,经学的研究,大家比以前更重视了,我觉得这很好。当然这也需要注意,在关注经学、文学、史学研究的同时要保留中国哲学研究的特色,不能把我们中国哲学的研究淹没在经学研究、史学研究、文学研究当中。一方面,我们可能要参与这些相关领域的研究,但是同时还要保留我们的特色和特长。这个主次的关系,我觉得还要处理好。另外就是经学的研究,目前大家也有一些各种各样的议论,怎么把经学研究,特别是晚清以来的经学研究,比如公羊学的研究,更好地跟我们今天的哲学史的研究、历史的研究、思想研究结合的更好,我觉得这个还是一个课题。总体来讲中国哲学的研究,应该是多元化,多样化的。 ![]() 过去70年来,我们的中国哲学研究经过了几个阶段,每阶段都有一些流行的方法。应该说,今天我们做中国哲学研究的基础,已经更坚固更雄厚,不像我们做研究生的时候。70年代末,那个时候所面对的解放以后的研究应该说都乏善可陈,要参考的书很少。今天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基础研究已经作了好多年的工作,都做得很好。今天我们要把它做得更好。同时因为我们随着这几次历史发展和文化转型,对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反省,也经历过好几次了。总来讲我想应该是越来越多元化,多元化的展开,在多元化里边,展开这种竞争的。 马上我们要迎来《中国哲学史》刊物的一百期,我想也表示一点希望,就是这个刊物,从这几年下来,越来越多的新一代的青年学者开始作为作者队伍的骨干。老一代学者,我们也还参与,但是会慢慢退出主干队伍。主干的队伍,现在是一个新老交替的阶段,我希望,我们青年学者,包括中年学者,最主要是青年学者,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我们中国哲学研究做的更好。 ![]() (2017.1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