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王杰|养成好学乐学的自觉

http://www.newdu.com 2023-04-27 《中国组织人事报》 王杰 参加讨论
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与他的学生谈论学习时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大意是说,我并不是一出生就什么都知道,我只是喜好先人留下的文化,勤奋敏捷去努力学习探索罢了。并且他十分自信地认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孔子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践行者,是博学、善学、好学、乐学的楷模和榜样。 西汉丞相、大儒韦贤不仅自己善读书,而且也教导子弟要读书学习,其子韦玄成,年少好学,后成一代大儒,位列三公,以致韦氏家乡有谚语:“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意思是,留给孩子满满一筐黄金,不如教他读书。黄金再多,终有用完花光的时候,但读书却能让人终身受益。 《吕氏春秋》云:“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於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如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从心理情感上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之事,真正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就一定能学有所得,反之亦然。 元代教育家吴澄论述“好学”与“乐学”的关系时说:“读书当知书之所以为书,知之必好,好之必乐。既乐,则专在我。苟至此,虽不读,可也。”意思是说,懂得读书学习的道理,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有了兴趣爱好,就会产生以学习为快乐的情感;一旦产生对学习的愉悦情感,就一定会自觉主动专注地去学习。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注重读书的优良传统,“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等古训名言,至今依然在不少中国人的脑海中萦绕缠裹,被不少家庭视为家教家训。千百年来,有一个观念被中国人广泛认可,并世代相传,那就是“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继世绵长”。读书旨在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而“耕读传家”则是安分守己,脚踏实地,昼耕夜诵,孜孜不倦,在皓首穷经、蚕衣耕稼之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代代中国人追求的理想目标。一个人只有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始终把读书学习与人生联系起来,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之人、纯粹之人、有道德之人,脱离了低级趣味之人,有益于国家、民族之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炽热的学习情感,可激励一个人持之以恒地学习,在知识海洋永无止息地探索,故可积累知识,增开智慧,朝气蓬勃,昂扬进取。“好学”“乐学”不仅仅是一种乐趣和情感,也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和境界。一个热爱学习、立志于学问的人,无论处在什么艰难困苦的环境,都会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在科技进步、文明昌盛、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的今天,学习不仅事关一个人的修养,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与竞争力。换言之,学习是一个民族实现复兴、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力量支撑。 在我国,“全民阅读”连续十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也已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内容。社会各界纷纷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聚焦党史学习,引导学习“四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关注青少年、老年人等等,各类活动丰富多彩,各种主题层出不穷。各地还针对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建立农家书屋,举办读书日、读书月等活动。全社会的阅读氛围明显提升,全民图书阅读率不断增长。这些读书推广活动不仅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读书的魅力,体悟了读书的力量,增强了读书的兴趣,养成了读书的良好习惯,而且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了热爱读书的风尚,使全民读书在中华大地蓬勃开展,更好地延承了中华文脉,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好学乐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日渐月染,潜濡默化,德厚流光,虽历经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淘洗,然其精神及价值,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至今仍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激励一代代中国人,读书学习,与时偕行,奋力进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