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热搜”“热词”,这是大家了解社会动态的重要参考,“热”说明某人、某物或某事受到普遍关注,是社会的焦点。而最近几日,“热”字本身也成为了“热点”,不少地方最高气温超过40℃,开启“高烤”模式。气象部门则频频发布高温预警,提醒人们防暑防热。“热”字很火爆,盛夏将登场,这不,“小暑”节气就到了。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所谓“小”是与“大”相对而言的,意味着暑气至此尚未极也,小暑即“小热”,此时高温虽已很高,但还不是一年中最热之时。然而,即便仅仅是一个“小”字,一旦跟“暑”结合,便意味着躲不开的炎热。《释名》解“暑”为:“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要想煮熟食物,既要靠水温,而加热时产生的蒸汽也会发挥作用,这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小暑时节的“热”,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气候闷热,如同蒸笼,民谚因此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小暑前后,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是一年中地球距离太阳最远的时刻,人们实际上看到的是一轮“年度最小太阳”。不过,地球气温变化主要受到地表接收太阳辐射的影响,与日地距离关系不大。一般来说,在夏至前后,北半球白天的太阳高度角最大、日照时间最长,因此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但那时地面仍能够吸收并积累大量的辐射,到了小暑之时,地面释放的热量已经逐渐超过了它能吸收的热量,天气温度、地面温度都处于持续升高的状态。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小暑节气前后达到最大,但并不意味着天气变得凉爽。相反,“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过后很快会进入“三伏天”,高温湿热的考验更为严酷。古时人们通常把每年最热的时间段称为“三伏”。自夏至日起的第3个庚日进入初伏,第4个庚日进入中伏,立秋日起的第1个庚日进入末伏。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一“伏”即为10天,“三伏”共30天。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在有些年份,夏至与立秋之间可能出现5个庚日,这样“中伏”就变成了20天,“三伏”的总天数也达到40天。 春秋时期,在秦国有伏日的祭祀,《汉书·郊祀志》记载:“秦德公立,卜居雍。子孙饮马于河,遂都雍。雍之诸祠自此兴。用三百牢于鄜,作伏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蛊灾。”对于文中的“伏祠”,颜师古先引孟康之言曰:“六月伏日也。周时无,至此乃有之。”伏祠正是秦时伏日祭祀的名称。颜师古则进一步解释了“伏”的含义,他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立秋之后,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伏”有伏藏之意,这意味着炽热天气中暗暗隐藏了阴气,只是由于阳气的压制还没有上升出来,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气候。在此时,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古人常常把伏日当节日过,目的就在于提示人们顺时调整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 小暑时节炎热的天气总让人感觉不舒服,现代人的消夏方式,常常是躲进空调房,喝杯冷饮,显得有些简单而“粗暴”。为了消暑,古人们也是绞尽脑汁,“研发”出很多“神器”,如扇子、冷饮、冰鉴、瓷枕等等。冰鉴是中国古人在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这其实就是一种以冰块为降温材料的原始“冰箱”。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楚墓中就出土了两件冰鉴,冰鉴上还放着一柄长勺,其外表华丽,体态厚重,结构精巧,工艺精美,着实令人惊叹。 中国古代一直有冬天藏冰,夏天取用的习俗。据《周礼·天官·凌人》记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郑玄注:“掌冰政,主藏冰之政也。”对于藏冰、用冰,周代设立了管理机构“冰政”,负责人被称为“凌人”,一般从冬季的12月起采集天然冰块并进行储存,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使用。这种采冰、制冰、运冰、藏冰耗时费力且条件苛刻,所以夏日之冰非常珍贵,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冰块自由”,朝廷则往往在夏日以冰颁赐官员。《周礼·天官·凌人》言:“夏颁冰,掌事。”郑玄注:“暑气盛,王以冰颁赐,则主为之。”早在周朝时,就已有赐冰的制度。盛夏赐冰在此后一直延续,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还记述了明清时期的赐冰情形:“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历史上还有人拿此动起了歪脑筋,《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国忠子弟以奸媚结识朝士,每至伏日,以冰兽赠王公,“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惟张九龄不受此惠。”以冰块为贿赂,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而张九龄的高尚气节则跃然纸上。 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写到:“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诗中不仅描绘了小暑节气的特点,还生动地勾勒出了小暑的物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这里处处也体现着炎热的状态。在小暑之时,大地之上少有凉风,即使有风,其中都带着热浪。蟋蟀躲到墙角下避暑,连鹰也因气温太高而飞到高空活动。 小暑时的天气虽热,却也不影响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追觅一方清凉,荷风送香,竹林觅萤,凉衫冰藕,苍山揽松。但是,要想真得清凉,还要在“心”上做文章。不烦不躁,自在自得,方显智慧。古人非常推崇“心静自然凉”,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消暑》一诗中讲:“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道出了“心静自然凉”的真谛,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心闲静则身觉凉。小暑时节,难有令人惬意的阵阵清风。但内心的安宁不管清风来或不来,它都会存在。夏日里的清凉,不仅在密林深处,更在心灵深处,而只有丰富充实的心灵才能感知这安宁的格调。 心若清静,则事事清宁。心中有诗意,随处皆清凉。夏日长长,你我悠悠慢慢,不燥不烦,才能觅得一处清爽与自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