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汉学家中,荷兰人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尤为引人瞩目。它具有多重身份和多种爱好:外交官、汉学家、收藏家、诗人、小说家、音乐家等等,而且每种身份都做...
耶鲁大学东亚研究理事会(Th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at Yale University)成立于1961年,它传承了耶鲁大学悠久的东亚研究传统,为学术探讨和与中日韩研究相关的项目提供了支持性平台,...
日本的樽本照雄是研究中国清末民初小说的专家。他的《清末小说研究论集》破解了清末民初小说研究中的若干疑案,推翻了一些过去被视为定论的错误论断。他学风严谨:挖掘原始资料...
因为喜欢,洪业总为杜甫设身处地着想,失去了一份作传人应与传主间保持的距离,汉学家一向认为这是《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瑕疵。 洪业实在太喜欢杜甫了。因为喜欢,所以...
早春二月,得到王晓平先生相赠的新著《日本中国学述闻》(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一看目录,就有了阅读的冲动,诸如《那三国不是这三国》、《从口袋〈论语〉到白领〈论语〉》、《积聚...
伊夫林S罗斯基(Evelyn S.Rawski)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教授。《再观清代: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一文,是她在1996年4月12日夏威夷檀香山召开的第四十八届亚洲研究学会年会上所做的...
当代意大利著名汉学家白佐良(Giuliano Bertuccioli)和马西尼(Federico Masini)撰写的《意大利与中国》中译本的问世(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版),为我们展现了这相距遥远的东西文明古国间二千余年...
记得小时候就听见一句很有名的话:凡有炊烟的地方,便有华人的足迹。中国人至迟从晚明开始就已经成规模地飘洋过海,移民他乡了。其中南洋群岛尤为移民的首选之地。因为距离中国本...
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于2000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立即引起美国中国学界的强烈反应,有人认为,围绕《大分流》展开的争论实际上已成为世...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类生活中最恒久、最普遍的现象。由于地域差别、民族差别,婚姻制度、习俗各有不同。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甘肃土人的婚姻》,是一部研究我国...
《史华慈学谱》 朱政惠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不久前,朱政惠教授在病中给我寄来他的新著《史华慈学谱》(下简称《学谱》)。本杰明史华慈(1916-1999),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学大师,长期来...
美国卫斯里学院历史学教授柯文(PaulA.Cohen)所著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出版后,在国内外中国史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学术界围绕书中所倡导的中国中心观(China-centeredapproach或译中国中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中国史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科学的、专业化的研究队伍逐步形成。其中,从事微观汉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在学术上取得很多重要成果...
李约瑟在中国媒体中,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接近于半神境界,他的一些心里话,我们已经不太有机会听到了。他这本《中国古代科学》,2001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悄悄地问世,又悄悄的离开了...
在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中,清史这一领域,未必可确立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学者对清代历史的关心,与其说是清代所特有的时代特征,莫如说是偏重于在清...
《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狭间直树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3月,38.00元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对中国读书人影响最大者,不能不说是梁启超。英语世界关于近代中国人物的研究中,传记性论...
近几年,对中国传统历史的评价,恰逢各种西潮重又汹涌东来的当口,开始也变得飘忽不定起来。原以为后现代、后殖民思潮不会对古老的中国历史发生冲击,事实却不然。地球既然已经变得...
《中国的经济挑战: 捣毁铁米碗》 (英文名:China's Economic Challenge: Smashing the Iron Rice Bowl),内尔. 休斯(英文名:Neil C. Hughes)所著。由Armonk: M. E. Sharp于2002 年出版,共235 页,精装本价格US$58.95 (平装...
写在前面 《海外中国学评论》第1辑的书稿已经完成,我们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为了这一集刊的出版,我们已经努力了多年。 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创办于1996年3月,华东师范大...
《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董炳月著 三联书店出版 无论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还是在比较文学领域,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单向的。研究主要涉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