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 [观点争鸣] 国学学科建设系列访谈:国学=中国古典学 2017-11-22

        岳麓书院时务轩 六位学者提出 以“中国古典学”来定义原来的“国学”以推进“国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建设问题 国学可以用中国古典学这样一个具有学理性更为清晰,并且...

  • [观点争鸣] 儒学与当今全球性三大难题 2017-11-22

    要了解儒学对当代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先得了解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什么要解决的问题,而儒学能不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那么,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重大问...

  • [观点争鸣] 《三国演义》的作者真的是罗贯中吗? 2017-11-22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张尚德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该书最早的刻本,这一说法...

  • [观点争鸣] 穿穿“汉服”又有什么关系 2017-11-22

    从苏州大学生穿着“汉服”祭奠屈原(2006年5月31日中新网)引发各式各样的争议开始,到“苏州私塾先生上书建议‘汉服’应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 [观点争鸣] 圆明园:究竟如何拯救你? 2017-11-22

    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回顾圆明园300年来的风雨沧桑和悲欢离合,圆明园就像是一面聚光镜,聚焦了三百年来人类现代文明对古代文明的摧残和颠覆,折射出资...

  • [观点争鸣] 中国和日本:《三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7-11-22

    编者按: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深受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的喜爱。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国《三国演义》研究专家沈...

  • [观点争鸣] 丧事岂能无葬“礼” 2017-11-22

    但凡今日在中国大陆城市里面参加过丧事的人,都可能都会有如下感受:仪式简短粗陋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殡葬收费昂贵服务专横且无视家属心情意愿,来宾着装五颜六色毫无哀情甚而...

  • [观点争鸣] 国学何须时尚化——从“汉服运动”说起 2017-11-22

    当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以文化为资本的新经济时代,商业愈来愈凸现主导社会时尚的趋向。商家的炒作,已经长驱直入到从不以商品论处的国学领域。 全民汉服 21世纪以来,学术界一...

  • [观点争鸣] 倡扬国学,警惕“复古”与“装扮” 2017-11-22

    原编者按: 丙戌开春,周汝昌先生投书本报,云其看到本报发表的关于国学的讨论文章,衷怀欣幸,他表达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期望,并建议我们就国学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近...

  • [观点争鸣] 国学的当代危机 2017-11-2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国学热”的蔓延势不可挡。从各著名大学国学研究院的设置,到国学经典诵读班的日益火爆,再到地方政府教育、宣传部门的行政支持,无不显示...

  • [观点争鸣] 解读清华简:《保训》的性质和结构 2017-11-22

    《保训》的体式与古文《尚书·伊训》相似。先时间,次缘由,然后是训教之言。训教之言采用直接引语,《保训》用“若曰”,《伊训》用“曰”。两种方式均见于今古文《尚书》。...

  • [观点争鸣] 庚寅六十年祭 2017-11-22

    “臣工抃舞以扬休,民庶欢呼而趋事”,2010年的中国世博会,中华五千年未有之盛举,普天同庆,发人深省。征鸿过尽,万千思绪遥寄,庚寅六十年的周期结束了,中国的“世博梦”圆...

  • [观点争鸣]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2017-11-22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校内36位教授,用六年多的时间,撰写了《中华文明史》(四卷本)。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和此书的主编之一,袁行霈教授在撰写过程中不断思考这样一个问...

  • [观点争鸣] 在今天为什么要重建儒教 2017-11-22

    儒教,在今天的中国人心目中已经成为一个既陌生又熟悉且意义含混的词语,有人对它恨之入骨,有人对它爱之深切,也有人对它爱恨交加。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作为文明古国和礼仪...

  • [观点争鸣] 温跃宽:大师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2017-11-22

    嘉宾简介: 温跃宽,1948年9月18出生于上海,硕士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曾任美国中国商会信息中心副主任,美中自由贸易促进会秘书长,现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

  • [观点争鸣] 大学如何告别“维持型”?专家称应清晰高校定位 2017-11-22

    “考大学的多如牛毛,能考上的凤毛麟角”,这是多年前,社会上对高考形象的评述。当千军万马走过独木桥,顺利通过的学子便成为“天之骄子”,他们通过上国内大学改变个人和家...

  • [观点争鸣] 学术商品化批判 2017-11-22

    商品,意指可以用金钱购买的物品,是为了盈利而制造出来并投诸市场,进行现金交易的产品。学术商业化就是把学术研究视作赤裸裸的盈利的工具,把研究成果作为冷酷无情,只具有...

  • [观点争鸣] 戏仿修辞:民间语文的学术范儿 2017-11-22

    刚刚过去的2010年可说是民间语文的爆炸年,这里所谓爆炸,与其说是体量上的,不如说是速度上的。我的意思是,就流行传播、赏鉴消费、繁殖再生的迅猛高速而言,因为有了微博推特...

  • [观点争鸣] 白话文:占据课堂为哪般——兼论语文课的性质和名称 2017-11-22

    作者简介: 马智强,男,1945年生,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毕业,长期在中学、大学从事语文、汉语教学。上世纪90年代就在刊物上呼吁进行语文改革,近年又在《光明日报》发表《语文...

  • [观点争鸣] 所谓“民国范儿”到底是什么? 2017-11-22

    所谓“民国范儿”,是一种独立、开放的精神,具体说,就是容易与人合作,但不容易被奴役。我们今天看民国时期的年画或者其他广告图片,会发现那个时代的女性同样信心满满,有...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