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谈】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人们沉浸在四季更迭的展厅空间中,体验着一场数字生态文化之旅;2021年开馆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观众乘着舟楫穿越千年光阴,...
我们要通过有底蕴、有新韵的系列化节目,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蓬勃的生命力、传播力 最近,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获奖名单,...
【专家声音】 现有考古成果表明,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夏商至西周早期中华大地上众多区域性文化中发展程度最高,同时也是最为独特的一支。三星堆文化以地域性鲜明的土...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综艺节目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赢得观众。前不久,江苏卫视与今日头条联合出品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首播。通过模式创新,节目一亮相就受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优秀文化作品,“传”是关键一环。有历史延续性的“传”,才有更具生命力的“承”,文化创新才有根基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
《论语》中多次提到“朋”“友”,再加上还有一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交友的参考或者借鉴,这样,书中涉及交友的文字就更多了,这些文字论及交友的原则、分寸、目的。在孔子和他的...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国历史、文学、哲学、绘画等多种文化形态于一身,以博大精深的意境和文化特质为世人瞩目。 书法具有特殊的文化育人功能。当下,书法教育...
核心阅读 中国传统艺术凝结着历代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心血,是对现实生活体验和认知的凝练升华;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 中国传统艺术与中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
——评盛小云领衔编演的长篇弹词《娜事xin说》 如果盘点近两年长三角评弹界的演艺盛事,不能不提到由苏州评弹领军人物盛小云领衔编演的长篇弹词《娜事xin说》。去年金秋以来,《...
不久前,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入选,居世界第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
中国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找到具体的实证,靠的是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上下求索。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以来,近400名学者经过20年努力,进一...
2021年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古语“见出以知入,观...
《诗经》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些诗句生动表现了两千多年前的人对庄姜容貌的赞美,这首描写美女的开山之作和标杆之作,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赞...
我们努力让专业阅读深入人心、让专业阅读方法耳熟能详,以此提升教育的品质。我们努力推动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是从一个又一个人,到一个又一个家庭、一间又一间教室、一所又...
新媒体技术既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也是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引擎,将在传承中华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文创产业的规模和结构得到优化,越来越融入...
【学人谈】 写意是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弘扬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壮大写意绘画的创作队伍,是中国写意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时下美术院校人才培养所应致力的重要方向。 在当...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
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钟山垂泪、秦淮泣血,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0万同胞、悼念为国为民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民族英雄与国际友人。铭...
今年是越剧改革80周年。在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眼里,越剧的发展时刻体现着“兼容”的智慧。能够成功“走出去”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应是活态的、令人能够感同身受的,且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