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 [国学讲堂] 现实生活为中华诗词注入新活力 2022-11-10

    作者:李少君(《诗刊》社主编) 创新,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使命。百年新诗,没有创新,就没有新诗。胡适当年倡导“新诗革命”,就是认为旧体格律诗僵化、陈旧,他在《文学改良刍...

  • [国学讲堂] 《左传》经典30句 全是大智慧! 2022-11-10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

  • [国学讲堂] 北京云居寺首次展出文物修复成果 2022-11-10

    护经传宝——云居寺珍贵文物修复成果展。主办方供图 为加强对云居寺珍贵馆藏文物的保护与利用,让更多人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7月17日上午,经修复后的9卷明代纸...

  • [国学讲堂] 吉林市有群文化志愿者 2022-11-10

    在吉林市博物馆,每周日下午1点开始的“国学经典诵读,书香飘逸童年”国学经典诵读公益讲堂人气很旺,孩子们跟随北华大学的文化志愿者们学习朗读发声技巧、诵读国学经典诗文,...

  • [国学讲堂] 唐员半千《陈情表》真伪考辨 2022-11-10

    作者:王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员半千,据笔者考证,其生年为贞观十四年(640),卒年为开元二年(714),享年75岁。事迹最早见于唐元和间人刘肃所撰《大唐新语...

  • [国学讲堂] 都是名字惹的祸:古代的避讳制度 2022-11-10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

  • [国学讲堂] 先秦学术史上的“私家著作”问题 2022-11-10

    作者:宁镇疆(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20世纪30年代罗根泽先生曾有文《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该文认为“私家著作”在战国之前不会有,它们的出现都是战国以降才有的事。罗先生...

  • [国学讲堂] 贺岁版孔子故里明故城开城仪式首演 2022-11-10

    1月1日,孔子故里曲阜古老的万仞宫墙前,采用全新的服装道具,贺岁版明故城开城仪式正式首演。(曲阜宣传部供图) 曲阜宣传部供图 摄 中新网曲阜1月1日电 (梅花)伴随着浑厚的古乐...

  • [国学讲堂] 百花生日 究竟是农历二月哪一天? 2022-11-10

    《万有同春图卷》(局部) 钱维城(清) 《桃花》 吴昌硕 农历二月,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正是踏青赏花好时节。在古代,这个月有一天颇为重要,因为这一天是百花的生日。 “百花生日...

  • [品读经典] 中国年轻一代“花式”接棒传统文化传承人 2022-11-10

    耿静好和其母亲自购录音摄影等设备,先后拍摄录制出《静好说文庙》《我在浏阳文庙等你》等视频短片。 王昊昊 摄 着汉服,持折扇,即兴演示,口齿清晰。这个在孔子像前讲解祭孔...

  • [品读经典] 元宵节吃什么?除了元宵还有这些习俗美食 2022-11-10

    再过几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按洛阳民俗,过罢正月十五,年才算正式过完。 元宵节那天,家家户户煮元宵、吃元宵,空气里弥漫的都是元宵甜甜的味道。旧时,老洛阳人不光吃元...

  • [品读经典] 传统文化的时代呈现 2022-11-10

    ——《犇腾》美术图腾符号的价值和意义 ■邓清柯(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秘书长) 2021年正是农历辛丑年——牛年。在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寄语大家...

  • [品读经典] 传统文化穿越千年的当代表达 2022-11-10

    一群梳着高髻、身着黄、绿、红三色衣裙的唐代少女,手持各种乐器翩翩起舞,她们身形鼓鼓,脸蛋圆圆,动作既稚拙又灵活,表情既端庄谐谑,宛如从古风古韵的仕女图中走下,又仿...

  • [其它] 董仲舒之“数”的四个含义 2022-11-10

    “数”作为哲学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并被《周易》《老子》与《荀子》等作品予以理论化。时至秦汉,《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等作品对“数”与“数字”也颇为钟情,董仲...

  • [品读经典] 透过元典追寻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 2022-11-10

    透过元典追寻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 ◎张颐武 《典籍里的中国》大年初一播出,引发了关注和热议。这个把中国典籍通过创新的电视形态展现给中国观众的节目,可以说是把典籍的精神...

  • [品读经典] 《周易》中的君子形象,有几种? 2022-11-10

    中国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君子文学,君子是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君子与小人的人格冲突是中国文学矛盾冲突的主要形式。最早的君子是居住于城邦的贵族,而西周以来这一语词的道德化...

  • [品读经典] 挖盲盒、“古钱币”巧克力 河南博物院为何如此会玩? 2022-11-10

    【视线】挖盲盒、兑“古钱币”,河南博物院真会玩 “奔着考古盲盒来的,没想到又被‘古钱币’巧克力圈了粉。” “买回去收藏吧,真舍不得吃掉。” 继“考古盲盒”火爆网络之后...

  • [品读经典] 米芾晚年力作《清和帖》的欣赏 2022-11-10

    清和帖 28.3×38.5厘米 宋 米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原标题:夏序清和 起居何如 米芾(1051-1108),北宋书坛的重要代表书家,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等,有“米襄阳”...

  • [品读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喜迎中秋佳节 2022-11-10

    9月16日,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社教办共同举办“中秋月更圆”河西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通过朗诵、话剧、京剧舞蹈等多种形式,营造了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

  • [品读经典] 戏曲传承中新媒体应有为有不为 2022-11-10

    (两会访谈)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韩再芬:戏曲传承中新媒体运用应有为有不为 中新社合肥2月28日电 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韩再芬:戏曲传承中新媒体运用应有为有不为 中新社记...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