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文化评析:中文走向国际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2022-11-09

    近日,教育部有关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关于应对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风险的提案》的答复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教育部在答复函中称,关于国际中文教育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

  • [国学漫谈] 读书“十要”:古人的读书智慧 2022-11-09

    中国古代先贤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司马光、朱熹等,皆是发奋读书的典范。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都...

  • [国学漫谈] 抽丝剥茧 一窥古老文明 2022-11-09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丝绸不只在人的衣着中担当重要角色,在礼仪、信仰、科技以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也都发挥了极其独特的重要作用。 丝绸在中国的出现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依据...

  • [国学漫谈]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怀念林西莉 2022-11-09

    前天上午,接到古琴演奏家邓红发来的微信,是一张有林西莉照片的瑞典文新闻图片。她说:“我们的朋友林西莉走了。”我的心一紧。虽然这两年一直担心她的身体,可是今年3月15日...

  • [国学漫谈] 赋予文化类节目时代触感 2022-11-09

    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综艺节目要在文化传播、价值引导、公益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筑牢文化之基,保持时代触感,勾勒“从过去走向现在”的历史脉络,让传统文化“从现在走向未来...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温故: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2022-11-09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事不避难...

  • [国学漫谈] 今有疑难可问谁?——永忆业师刘世南先生 2022-11-09

         刘先生从来就不是只知固守古代经典的人,而是有满腔的淑世情怀! 他说:“吾受五四之熏陶者至深,家国之念弥切,以为学者当为君子儒,伏案功深,非徒美七尺之躯而已。...

  • [国学漫谈] 现场评论·古运河 新活力⑤:复航畅行奔涌新活力 2022-11-09

    流淌的运河、清澈的运河、逶迤的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蓄积着活力、洋溢着青春 通州大运河畔,祖辈们口口相授的船工号子再次响起。不久前,京杭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

  • [国学漫谈] 《岳麓书院》:揭示中国文化密码 2022-11-09

    近期,六集历史人文纪录片《岳麓书院》在湖南卫视、芒果TV、金鹰纪实频道播出后,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也引发了不少年轻网友的共鸣。 《岳麓书院》采用纪实性拍摄与情景化演绎相...

  • [国学漫谈] 光明论坛·温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2022-11-09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

  • [国学漫谈] 陈平原:文学教育与成长经验 2022-11-09

         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正日渐消退,而作为修养的重要性却迅速提升。作为一名文学教授,反省当下中国以积累知识为主轴的文学教育,呼唤那些压在重床叠屋的学问底下的温情、...

  • [国学漫谈]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2022-11-09

    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希望广大...

  • [国学漫谈] 一抹中国红——中国画色彩中的情感 2022-11-09

    “万紫千红总是春”“霜叶红于二月花”“日出江花红胜火”“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些诗句中对“红”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光、对火、对亮的崇拜与向往。新石器时代的红陶...

  • [国学漫谈] 教育随想·杜泽逊:谈谈学术评价中的“非量化因素” 2022-11-09

    学术评价,对一个学者和一个学术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学术地位的确立,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学术评价的标准就成了关键问题。各式各样的学术评价标准,已让人眼花缭乱。不断调整的...

  • [国学漫谈] 文化只眼:擦亮中医药非遗金字招牌 2022-11-0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带来极大助力。作为非遗的典型代表,中医药非遗是中医药宝库中...

  • [国学漫谈] 用京剧之美浸润大众心田 2022-11-09

    ——由北京京剧院纪念“马派”系列活动谈新时代京剧的美育使命 精彩纷呈的演出,激起一浪浪掌声,一阵阵喝彩,响彻长安大戏院。曲终人不散,一束束鲜花献给舞台,京剧美妙之音...

  • [国学漫谈] 中国考古站在新的起点 2022-11-09

    经过我国几代考古学者的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不仅完全重建了中国史前史,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有文献以来的历史时代的中国历史。 我们纪念仰...

  • [国学漫谈] 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2022-11-09

    年轻人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

  • [国学漫谈] 专家点评:多措并举提高文物古建防灾减灾能力 2022-11-09

    文物保护,任重道远。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亟须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广泛动员社...

  • [国学漫谈] 网络历史小说:“爽感”为“历史感”让路 2022-11-09

    在传统历史小说中,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态度是严肃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传统历史小说的基本写法,已有历史定论或详细记载的史实不能虚构,只能在小的人物故事上发挥适度...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