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雅趣说字:趣话“鹭” 2017-11-23

        鸟类的命名是很有意思的:有的就其叫声命名,例如鹅与鸭;有的就其外形命名,例如画眉与白头翁;有的就其捕食命名,例如啄木鸟与鱼鹰……那么,有一种鸟为什么叫作“鹭...

  • [国学漫谈] 大家手笔:从传统政治制度中汲取智慧 2017-11-23

    政治制度史是以研究历代上层建筑为主要任务的。任何一种上层建筑,在其存在的时期里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除了它的惯性作用,还有岁月对它的修正,使它不断调整演变,直至被新...

  • [国学漫谈] 诗说节气:小雪 2017-11-23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立冬后“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

  • [国学漫谈] 人民时评: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 2017-11-23

    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才是制胜之道。巧劲用过了,可能就会弄巧成拙 “琅琊山顶有一个琅琊阁,琅琊阁每年发布琅琊榜”,近来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

  • [国学漫谈] 专题深思:孝能促廉 廉以守孝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教育资源 2017-11-23

    孝与廉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孝是指子女善事父母亲祖的伦理义务与伦理行为,廉则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它们是处理人与家庭关系、人与国家关系的两...

  • [国学漫谈] 热点辨析: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 2017-11-23

    重视设施建设,更重视实际效果 一些城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农民工开放,但去看书的农民工寥寥无几;一些地方兴建了文化馆、艺术馆等,但使用情况差强人意,部分场馆甚至门可罗雀...

  • [国学漫谈] 大家手笔:在创新中传承 2017-11-23

    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明确界定,认为非物质...

  • [国学漫谈] 人才史话:开科取士前怎样选人才 2017-11-23

        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能成大事,而那些善于举荐人才的伯乐们,更加功德无量。     据《战国策》记载,淳于髡曾于一天之内向齐宣王引荐了七个人。     齐宣...

  • [国学漫谈] 新评弹: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2017-11-23

    人们说,老物件儿是有灵气的。因为手艺人把双手的温度、沉淀的时间、行事的规矩,统统给了它们。然而,现在不少“手工艺品”,经过流水线加工、规模化生产、简单性复制,看起...

  • [国学漫谈] 读书管见:与其求序,何不自序 2017-11-23

    许多读书人买书或读书之前都有先读序言的习惯,这多半是因为约定俗成地认为,序言如同书与我们的第一次约会,能不能一见钟情全在于此。不过这些年自序的人越来越少,转求他人...

  • [国学漫谈] 水下考古,打捞沉没的文明 2017-11-23

    日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公众介绍了“南海Ⅰ号”的阶段性发掘成果。 800多年前的南宋,一艘满载货物的海船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出发,前往...

  • [国学漫谈] 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赏析 2017-11-23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24岁,北游今山东,遥望东岳泰山,写...

  • [国学漫谈] 名人故居:邹韬奋故居——推开“生活”一扇窗 2017-11-23

    上海邹韬奋故居    蔡华伟绘 初冬的上海,在一个有些轻霾的黄昏,去探望邹韬奋曾经的家。今年,是他120周年的冥寿。 裹挟在南北高架路下班的车流中,慢慢驶出徐家汇路下匝道,...

  • [国学漫谈] 论语绎读·理想人格的塑造:《论语·公冶长》释义 2017-11-23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他人是自己的镜子,自己可以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优点或缺点,提醒自己坚...

  • [国学漫谈] 船上书屋 2017-11-23

    书屋中摆放的书籍。李应齐摄 停靠在巴顿码头的船上书屋。李应齐摄 在英格兰中部的特伦特河畔,一艘安静的小船停靠在巴顿码头。肃冬的清晨,白色蒸汽从船舱烟囱内冒出,这艘漂...

  • [国学漫谈] 常森:怎样读《墨子》 2017-11-23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墨子》一书的命运和经历相当独特。比如,很多传世先秦典籍至少在唐以前就形成了具有高度稳定性的经典文本,可《墨子》的经典文本至今都没有形成。...

  • [国学漫谈] 新评弹:从“青椒”掌掴院长说开去 2017-11-23

    这几天,“甘阳遭该校青椒掌掴”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消息称,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年度教职工会议现场,甘阳院长被一名青年教师打了几记耳光。消息指,打人事件起因是甘阳“拖延青...

  • [国学漫谈] 赢得国际认同 形成品牌效应 不断提高孔子学院发展水平 2017-11-23

    习近平同志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强调:“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

  • [国学漫谈] 西行归处 2017-11-23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广开西域,敦煌得盛名。 当我们行走在西行路上,几步、几十步乃至几万步之内几乎寸草不生,忽而回眸,眼见一丛瘦瘦的针叶状的骆驼刺隐于沙海之中,甚...

  • [国学漫谈] 历史的拐点 文明的流变——《四库全书》悲喜录 2017-11-23

    传统典籍的集成     谈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典籍,人们一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四库全书》。1772年,乾隆皇帝颁布敕令编纂《四库全书》。为此,皇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