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 [国学漫谈] 元代“妓女戏”知多少? 2017-11-23

    从唐传奇到元杂剧再到明清戏曲,妓女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文化现象之一。实事求是地讲,人们研究古代青楼文学,对于唐代和明清向来用力甚多,对元...

  • [国学漫谈] 金丹:包世臣书法分期及其风格述评 2017-11-23

    【内容提要】本文首次对包世臣书法进行分期,目的是将他的书法历程作一回顾和总结,以期获得一个总体的认识,并了解其各阶段的书法追求。在综观包世臣书法之路的基础上,要界...

  • [国学漫谈] 牛年牛联赏趣 2017-11-23

    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因生肖排列为牛,又称牛年。在我国浩瀚无边的联海中,有不少嵌有“牛”字的对联正是由于其意境优美、构思精巧、对仗工稳、音韵合律而被人誉为佳联妙对。牛...

  • [国学漫谈] 盛世承平下的一匹受伤的独狼——读李白 2017-11-23

    一提到李白,人们头脑中往往涌现出的是他那卧蚕眉,单凤眼,飘逸潇洒的仙容道貌,是他那“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式的狂诞,是他那让掌权者丑态百出的“御手调羹,...

  • [国学漫谈] “聊斋”名义考 2017-11-23

    摘 要: 宋人邹浩与明人谭贞默都曾经使用过“聊斋”之名,因此《聊斋志异》之“聊斋”并非蒲松龄原创。“聊斋”之“聊”非“闲聊”而是“寄托”之意。“聊斋”不是“书斋”而...

  • [国学漫谈] 一个孤独而痛苦的灵魂——漫谈徐渭诗歌 2017-11-23

    十六世纪的明代诗人中,徐渭是一个另类。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在书、画、诗、文、戏剧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然而,在这耀眼的光环之下,栖居的又是一个怎样...

  • [国学漫谈] 博弈之雾,遍被士林 2017-11-23

    中国的赌博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历朝历代,上至王侯将相,下到平民百姓,热衷于此道者不可胜数,就连自命清高的文人士大夫之流也往往难以免俗,何也?《论语·阳货》曰:...

  • [国学漫谈] 诗无达诂说《错误》——浅说《错误》的几种解读方式 2017-11-23

    郑愁予,一个在炮火中度过了童年,后求学于台湾中兴大学,任教于耶鲁大学的台湾诗人;一个诗风熔古典与现代于一体,最具中国古典精神的现代诗人;一个“中国的中国诗人”。...

  • [国学漫谈] 孔孟谁更“圣” 2017-11-23

    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千古定论,谁更圣,还需要讨论么? 然而认真读过《论语》和《孟子》,联系孔子与孟子各自的经历,才发现,孟子的许多思想认识和语言表述,其实都远远...

  • [国学漫谈] 浅析《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代蔡婆婆死的原因 2017-11-23

    内容摘要: 《窦娥冤》是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是元杂剧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作品中窦娥的形象众说纷纭,但是,都能找到共同的东西,那就大凡对其有过或深或浅,或多或少地研究的...

  • [国学漫谈] 孟子——执著于虚妄的仁爱大师 2017-11-23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在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如是说。 在比绝望更绝望的虚妄境地,仍然乐观地相信希望永存的人无疑是一个生命意志极顽强的人,一个做事固执...

  • [国学漫谈] “乌纱帽”等古代官服的由来 2017-11-23

    编者按:汉服运动方兴未艾。而且这一草根运动与对“汉族”的理解有着深层的精神联系。 从网上倡导汉服的言论来看,“汉服泛指三皇五帝时期到清政府实行剃发易服前的汉族所着服...

  • [国学漫谈] 寂寞文人 2017-11-23

    如果可以选择,我祈求来世沦为一位文人。做一个风流而不下流的才子,过一种简单而不简约的生活,生前一身傲气,身后一副傲骨。甚至期待,用陶潜的锄头除尽东晋官场的浑浊,用...

  • [国学漫谈] 古诗今读:时尚是种软暴力 2017-11-23

    汉代有首《城中谣》这么唱: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这是一首关于“时尚”的歌谣。《玉台新咏》收录此诗,题为《童谣歌...

  • [国学漫谈] 青鸟殷情为探看——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017-11-23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开。 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 大家在理解李商隐《无题》时,都陷...

  • [国学漫谈] 论秦可卿之死 2017-11-23

    今天我为什么我要讲秦可卿之死呢,因为在《红楼梦》中只有秦可卿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她真的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是死在曹雪芹笔下的。 众所周知,《红楼梦》并不是一...

  • [国学漫谈] 怎一个“悖”字了得——《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曲词赏析 2017-11-23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 染 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

  • [国学漫谈] 《文心雕龙》辩题 2017-11-23

    刘勰在他为《文心雕龙》所写的序言《序志》篇,对其书名做了这样的解释:“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

  • [国学漫谈] 觅渡,觅渡,渡何处?——就这样漂泊着的李白 2017-11-23

    李白是中国著名诗人中最著名的一位。他的名字在中国民间也几乎是无人不晓。在戏里,有“太白醉酒”的戏;在乡间的酒店里,还常见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在小说里,有“李太白...

  • [国学漫谈] 袈裟点点疑樱,半是脂痕半是泪痕——浅析《断鸿零雁记》 2017-11-23

    手捧木鱼,身披袈裟,带着幽怨与惆怅,苏曼殊就这样向我们走来。 才子佳人小说,古而有之,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洗涤,经久不息。才子佳人小说就像是处在风口浪尖的前辈,总会不时...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