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档案馆收藏的光绪十二年殿试陈燨唐的答卷影印件。原件已遗失。 知识改变命运。古往今来,无数次不同种类的考试都印证着这句话的道理。 本期的档案穿越,请随扬子晚报记...
强制读经会把我们的孩子带往何处 胡印斌 小朋友同同(化名)13岁,只上过3年小学,却读了8年私塾。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却越来越反感读国学经典,迷上了航空科学,父亲却认为这样的...
中新网6月15日电今日文化部举行2017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孙若风表示,戏曲教育工作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地方戏传承多年来处境堪忧。困扰戏曲教...
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揽延人才、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历史中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野无遗贤”常常被统治者当作政治清明来炫耀,唐太宗李世民...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选拔考试影响甚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试、入学、登科、做官; 功名不仅是读书人的个人奋斗目标,也是家庭、宗族和地方政府的大事,而且,全社会...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上官云)今天是2017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各地的作文题目陆续公布。其中,全国卷II的高考作文给出一段材料,共计六句话,有古诗词,也有名...
6名往届高考状元1分险胜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仅用9分47秒答完整张试卷 6月7日下午,一场高考理科状元与智能机器人的人机大战打响。中小学智能化教育公司“学霸君”自主研发的智能教...
中新网6月14日电近日,网上热传“2017第一张高考满分作文出炉:《人生如路,快上车吧》”一文,经中新网记者向江苏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核实:评卷过程中不可能有任何所谓“满分作...
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季来临,大学毕业生们一边忙着求职面试,一边用毕业写真、散伙饭等方式纪念着将要逝去的大学时光,其中,毕业旅行这种极富仪式感的纪念方式也愈发受到毕业...
有些高考生不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高考,而是到另一个地域去高考,被称为异地高考。当今的异地高考,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学障碍;另一方面还指向高考录取公平问...
零活着回家考生的考试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9日攻破成都,起义军号称60万大军进入成都,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在成都张献...
天气转暖,高考、中考又将如期而至。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中国,博得前途、获得良好的出路、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考试是唯一的办法。只有考上了,才能走出去,才能得到...
本报讯 到今天下午5点,2017年浙江新高考就将落下帷幕,时间跨度只有两天,比往年少了一天,堪称史上最短高考。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受关注程度。 原本以为统一高考的考试科目...
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有一名来自邳州农村的考生,在考前吃了止疼药,身上插着导管,考场外,救护车在严正以待,而他却像身边其他考生一样,心无旁骛,专心地完成了考试。考完...
每年的9月1日,是各大中小学举行开学的日子。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学有开学仪式或“开学典礼”吗?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学不仅有隆重的“开学仪式”,而且备受重视,“入学礼”被...
中新网6月7日电综合消息,2017年高考语文是首门应试科目,已有走出考场的考生透露今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其中,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题二选一,来看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自隋朝始至清朝终,这个古代的“高考”更是令人纠结,多有失意者。 这些失意者大致分两类,禁考和落榜。禁考即被剥夺了考试资格,大诗人李白就是禁考的...
中新网石家庄6月12日电(李茜俱凝搏李佳丽)12日,“吉时到,启户。”随着礼赞声起,文庙门开,八佾舞起。一场千人汉式毕业典礼在河北美术学院举行。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对中国宣传...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记者胡浩)教育部15日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目前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
古代人是如何参加“高考”的呢?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