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访隐君,直过桥南去。 日暮携杖归,群鸦噪高树。 唐伯虎,名唐寅,1470-1523,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 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 住平等舍 译文:拏雲自不容收放,喝月谁能使到行 破山禅...
文徵明是一位各体兼善的书法家,其在世之时,书名便已倾动海内外。文徵明《草书诗卷》,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书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时年60岁。 文徵明草书师法怀素...
王肯堂(约1552-1638年),字宇泰,号损庵,江苏金坛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选庶吉士,官至福建参政。书法深入晋人堂室。辑郁冈斋帖数十卷,手自钩搨,为一时石刻冠。...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古代书画藏品中人物画最多,山水、花鸟依次递减, 这与人物画最先发展成熟,并且在社会上一直有巨大需求量和存世量的状况相符,也和1949年以后美术教学与创...
人老眼花的生理规律难以抗拒。杜甫说老年花似雾中看,今人如此,古人也如此。花眼一般从四五十岁开始,年纪越大越厉害。 有趣的是,文徵明写小楷好像不怎么受花眼的影响。 文...
书法神品《十宫帖》出自清朝乾隆时期的太子太傅梁诗正之手,是为当时宝亲王(乾隆)的七绝诗所书。堪称千古书法的上乘之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文物。 梁诗正 (1697...
王羲之《兰亭序》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黄州诗帖 张旭古诗四帖 黄庭坚松风阁 米芾苕溪诗帖 赵孟頫前赤壁赋 赵孟頫后赤壁赋 米芾蜀素贴...
书画尺寸标准 (01) 小品 33*33cm 1平方尺 (02) 小品 45*33cm 1.4平方尺 (03) 四尺三开 68*45cm 2.8平方尺 (04) 四尺对开斗方 68*68cm 4平方尺 (05) 四尺对开长条 34*136cm 4平方尺 (06) 四尺整纸 68*136cm 8平方...
李白《上阳台帖》 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书法艺术欣赏是以书法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认识活动。其认识的主体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合的人,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受制于他的社会...
乾隆行书《分题诗册》,《锦树三章书画合璧》和《题双塔峰图》 《锦树三章书画合璧》 释文:初来浓绿尚缜纷,逾月楼迟秋己分,举目连林试骋里,薪缉几照又堪欣。舍晖烂烂复飞...
万卷经书为谁藏 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我国近千年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敦煌藏经洞数万卷古代文书引起了各科...
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能够表情达意、反映书者喜怒哀乐,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书为心画,就是这个道理。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态度...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
汉章帝 汉章帝恐怕大部分人会很陌生, 但他的历史评价还是不错的, 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 汉章帝刘炟(57年-88年), 汉明帝刘庄第五子,东汉第三位皇帝。 章和二年(88年),...
- 刘邦 -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项羽 -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黄巢...
何谓一点成一字之规? 唐孙过庭《书谱》: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 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他认为,书法貌似有很多字形, 但就其根本来...
赵孟頫《秋深帖》 本幅上有宣统玺印及李肇亨鉴藏印等4方。 这是管道昇给婶婶的问安、馈赠的家信, 实为赵孟頫所书。 其笔力扎实,体态修长, 秀媚圆活,畅朗劲健。 赵氏信笔写来...
书法是通过点线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线条艺术,也是技法、结构等与人格思想、精神意趣紧密结合的艺术,能把人的素养、性情、功力等通过作品表达出来,折射出作者特有的意趣。意趣...
宋代苏汉臣《秋庭婴戏图》(局部)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