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 在已方原有棋子的斜上或斜下一路处行棋称为“尖” 。由于尖的步调较小,人们也习惯地称它为“小尖”。 在实战中,尖是一种很坚实的下法,通常它的棋形不会太坏。 长与立 “...
(1)棋子的外形由方到圆 汉时,围棋用木头做成棋子,所谓“断木为棋”。当时棋子形状是方形的。后来,觉得木质棋子质轻,落子轻飘不稳,就改用小石子做棋子,于是棋字写成“石”...
1、“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围棋起源于中国,相传“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儿子行为不好,喜欢玩打仗的游戏,常常弄得满身是伤,尧很难过,于是...
唐代对弈纹铜镜 宋代矛尖花手印棋子 唐代吟咏围棋的诗歌多不胜数,流传至今的围棋用具,也极显那个时代的繁华。 洛阳围棋博物馆里收藏的一枚唐代玛瑙围棋子,晶莹剔透,毫无杂...
日前见到一篇访孙中山先生上海故居的文章,文中说道中山先生的居室里除了书籍地图之外,还放着一副围棋,这是他工作读书之暇唯一的娱乐。我们想象这位革命伟人在规划国家大事...
金庸是个“极为内向的人,不喜应酬、不善辞令,下围棋是他最大的兴趣,无人对弈时甚至自己和自己下棋”。 自上世纪30年代初执棋子以来,金庸对围棋的兴趣终身不减。那时,江浙...
黑白神韵清淡远 融贯千秋透云天 遥看当年风流君 不羡江山只羡仙 围棋融合艺术、易理、谋略、智慧于一体,是中国古代充满佛、道、神色彩的半神文化之典范。自尧起源,历朝历代,...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喜爱的娱乐游艺活动。 其起源很早,在所有棋类中可以说是鼻祖,相传在尧舜禹时就发明了,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当...
中国传统的围棋子是上面鼓、底面平的,拿子时要注意正反;日韩棋子是两面鼓,不分上下和正反,这看似小小的差异却体现出了围棋文化理念的不同。 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围棋子是永...
清代的围棋无比繁荣,产生过许多围棋高手,其中尤以范西屏、施襄夏煌煌然踞于诸位“高手”之上。 西屏和襄夏两位大师,无疑都有是棋艺方面难得的天才。所谓“落子乃有仙气,此...
围棋大师吴清源先生,于当地时间2014年11月30日上午1点11分,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内的医院去世,享年100岁。金庸一生中最佩服的人中,就有吴清源。 金庸,是一代武侠小说大家。...
图片来自网络 《清代轶闻》中记有这样一则传说:徐星友初入棋坛时,遇黄龙士。黄龙士看徐星友聪明,便与他连下了十局,即血泪十局,边下边指点,徐星友这才对棋道大彻大悟,成...
“和谐相依,方成棋局”,这是吴清源对围棋的观点。他偏重于用一种超乎自我的哲学观念看待围棋,他曾经这么说过:“胜负对我来说无关紧要。不是想胜就能胜,这就是围棋。因此...
世界上最古老的围棋棋谱出现于宋代,即原载于李逸民《忘忧清乐集》一书中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 孙策,字伯符,公元175年生,吴郡富春人。其父为长沙太守孙坚,其弟孙权后...
一子解双征 初唐,一派盛世景观,博文艺于四海,达国威于八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围棋也步上了一个中外交流的良好平台。唐宣宗年间,到访的日本国王子与当时的棋待诏顾师言就...
围棋有许多饶有趣味的别名。 围棋在中国古代的本名为“弈”,最早见于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左传》《论语》《孟子》等。后人取黑白棋子对抗围地之意,改称围棋。 围棋...
王积薪是唐代棋坛上的第一国手,生于武则天时期,家庭出生贫寒,父母早亡,从小以砍柴谋生。他十分勤劳,砍下的柴草,堆积如山,故以“积薪”为名。 那时佛教盛行,山林中寺庙...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4厘米、边长10×10厘米 盘呈正方形,其上纵横各刻19道直线,共计361个交叉点,中央和四角分别刻出天元和角星。盘面及四...
气,关乎存亡。在古典文化的富矿中,我们可以挖掘到丰厚的“气”的内涵。 气是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和美学范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气功、诗歌、书法、绘画、音乐、文学评论等诸...
闲看数招烂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 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 --明.徐渭 南朝《述异记》有载,晋樵夫王质,入石室山,观二童子下棋,不觉斧烂柯矣。“质归故里,已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