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家钱穆 现代历史学家钱穆,被中国学术界尊称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钱穆的最高文凭仅为高中,而且尚未毕业,他是如何成为大学...
史上 最近专家挖掘到了隋炀帝的墓葬,据说十分寒酸,其实也不奇怪,亡国之君,能有葬身之地就不错了。由此想到隋朝末年,群雄并起,与此同时,各路人才在群雄之间做选择,跳槽...
左宗棠 左宗棠与曾国藩、彭玉麟、胡林翼被史学家并称为清朝“中兴四名臣”。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于举人,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
张之洞 张之洞长得不帅,个子很矮,初任湖广总督时,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的一名画家甚至拿他开涮,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画上的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
朱元璋 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是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 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
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稳固了中央政权,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 在灭掉南汉之后,宋太祖把进攻目标转向南唐。南唐后主李煜...
柳诒徵先生 南京的两个“第一” 1901年,22岁的柳诒徵从镇江老家来到南京,在中正街(今白下路)江楚编译局任编纂,并拜时任江楚编译局总纂的缪荃孙为师。本擅词章之学的他,在...
鲁哀公问孔子 孔子活着的时候鲁哀公不珍惜,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公元前484年,孔子结束了十四年周游列国的岁月,应季康子之召回到了鲁国。此时,鲁国的国君就是鲁哀...
雍正皇帝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九辑刊有雍正皇帝引见官员的详细记录,从中我们可以领略雍正皇帝面试官员的风采。他通过语言对答和察言观色,得出对每一位官员人格特质的直观...
欧阳修 原题:千古伯乐欧阳修 欧阳修文章锦绣,为人却耿介切直,放达不羁,以至树敌无数,屡遭同僚诟病和围攻。对他才华非常欣赏的宋仁宗曾惋惜道:“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
湘军将帅图 中国古代的军队,大致可分为官方军队和民间军队两大类,它们都是在很早前就出现了。民间军队,曾经多数是以创始人、主将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岳家军”、“戚家军”...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母亲,她们或者智慧,或者拙朴,或者远见卓识,或者正气凛然,或者穷且益坚,或者贵而不骄。正史之中对她们的记载,往往只是寥寥几笔。但是简单的只言...
曾巩 在文学创作方面,曾巩上学韩愈,师承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中坚,散文成就很高。《宋史曾巩传》评论其文:“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
王阳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
乾隆皇帝喜欢吃荞麦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享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长寿的皇帝之一,“寿亦有道”,乾隆皇帝的膳食保养是很有名的。乾隆皇帝从不抽烟,喜欢吃新鲜蔬菜和杂...
娄师德像 唐代武周时的重臣娄师德(630-699),史称其“宽厚清慎,犯而不校。”“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一位低调官员。官员保持低调者,有;但...
霍州署衙 不畏风冽,不畏冬寒,我又一次来到霍州署衙。 霍州署衙是全国仅存的州署衙门。旅游部门称其与北京故宫、保定总督府、内乡县衙一起代表了古代的四级官府。我一来再来...
唐太宗 唐太宗历来被称为有道明君,不仅表现在他的文治武功上,更表现在他的胸襟气度上。《资治通鉴》中的一段故事让人读来不禁会为唐太宗的气度折服,更感叹死囚的诚信:“辛...
杞梁妻哭夫故事 话说齐庄公张榜求贤,很快就招募了一批英勇无敌的强人。据史料记载,得勇士九人,皆能力举千斤、箭射七札(即可以用箭射穿七层普通的铠甲),庄公号为“勇爵”...
唐 孙位《高逸图》 东汉末年以来,政局动荡,杀戮不断,汉、魏、西晋相继嬗代,忠于故主不接受现政权者都逃不过身灭家亡的命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曾“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