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来了!文化批评去哪儿? 陈琰娇 首先说明,这里的微博(Mi-croBlog)特指新浪微博。Twitter再国际,饭否再文艺,也占领不了中国的平民市场。属于中国网民的是有强大平台以及后台支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浪微博。各路名人纷纷进驻,几天时间关注人数就成千上万,一条新闻引出海量评论、海量转发,新兴媒介的影响力再次凸显。微博的名人效应、新闻时效性、无门槛写作一时间让草根们觉得自己离世界如此之近,140字的内容限制让所有人都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微博的主要功能和定位是传播信息,提供生活娱乐的评论空间,无门槛的介入方式使微博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除了裂变式信息传播,培养全民话痨,微博的推广将网民带入了日常生活微博化。这种微博化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推波助澜。把社会作为一个对象,探讨各种具有“表意”的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微博成了微缩精简无难度版的文化批评。 文化批评的兴起大致有几个重要的背景,一是90年代以降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的传入;二是消费市场下大众文化的兴盛;三是文学没落导致文学研究边缘化,知识分子八面玲珑以求生存:简而言之就是写作者、受众和市场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制约。微博是什么?微博是写作者、受众和市场的三位一体。一方面,对于文化批评来说,微博将为其提供一个更大的传播平台,同时又自动肩负起培养受众的任务。微博的使用者在潜移默化中被培训为一个关注社会问题、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的微博评论者。另一方面,微博的“微”要求所有在这个平台上运行的信息降低难度,以最简洁的表达书写最直接的批评,微博使大众真正介入了广义的文化批评领域。网页分享功能使篇幅相对较大的文化批评文章关注度提高,能读懂的文化批评将一传十十传百,读不懂的则继续束之高阁。这种难度的降低无疑将加速学术文化批评和大众文化批评的分化。 微博的受众作为网络活跃分子,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娱乐、体育和商业方面,相较于各路名人和草根明星来看,知识分子和学者的微博热度相对较低,评论和转发数量往往止步于百。尽管使用微博的人只是网民中的一部分,但管中窥豹不免让人产生隐忧,微博低难度的要求是否会对文化批评的写作带来影响?一方面,微博写作也许会成为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届时微博批评将被正式纳入批评领域,这种新的写作方式将激发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批评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见多识广让读者的口味越来越重,温水煮青蛙的文化批评无疑将石沉大海,犀利将成为读者的重要阅读期待。 微博作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桥梁,是对社会传播的又一次发展和推广。微博来了,文化批评是走上这个舞台闻歌起舞,还是进退维谷不知所踪?微博来了,文化批评将走得更快、更远,还是更坎坷、更迂回?微博和文化批评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微博来了,文化批评去哪儿”只是一个伪问题,没有答案。 微博,究竟是私人空间的公共化?还是私人空间危机的新推手? 泛滥与迷失:中国当代“文化批评” 王学斌 如果说十几年以前,文化批评仅仅作为一个学术名词在大学课堂和各种学术期刊上出现,那么在当前的中国,文化批评一词已逐渐走出学术的“象牙塔”,被广泛应用于网站、电视节目以及报刊、杂志等领域。显然,文化批评作为一个词语,已经为人们广泛地接受。但是,在文化批评高频出现的当前,文化批评一词越是泛滥,真正有内涵的“文化研究”很可能越被淹没。在笔者看来,当前中国的文化批评正在泛滥中逐渐迷失。 首先,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的许多文化批评将批评对象无限延伸,使其范围早已超出文学领域,甚至超出文化领域。如人民网“文化批评”专栏有篇文章《领导干部答记者问的几“不要”》,是讨论领导干部在回答记者问题时的注意事项。深圳新闻网文化批评专栏有文章题为《文理分科早该取消》,是讨论文理分科的必要性。笔者看来,这些所谓的“文化批评”首先就没有找准批评的对象。虽然文化批评有跨学科的特性,倡导文本的开放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文化批评是没有边界的社会批评、政治批评和现象评论。它最起码还是要以文学或文化现象为批评对象,这样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否则就超出了文化批评的范畴。任何理论都不是可以随便应用的,没有条件和适用范围很可能是乱用理论。 其次,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的许多文化批评根本不是“批评”,而是传统的文化现象评论。比如左岸文化网的“文艺批评”专栏有篇文章叫《网络文学无须鲁迅文学奖》,主要从网络文学的特点证明其不必设立鲁迅文学奖。这类评论多是就某一个文化现象发表观点,是传统意义上的议论文。文化批评是新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式,秉承文学社会学批评的品格,注重揭示文学、文化现象背后的权力关系,而不只是在文化层面谈文学和文化。 其三,当前很多文化批评的写作姿态不是太高,就是太低,没有一个适度的定位。比如,在正义网文化聚焦栏目一篇冠以“文化批评”的文章《文化批评:面对全球化中国文化如何维护独立性》。此文章讨论中国文化面对全球化的处境问题。笔者认为所谓“文化批评”不是高高在上讲一种宏大的道理,而是截取最日常化的某一个文化现象或问题,通过“以点带面”式的研究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政治和社会原因。另外,在人民网文化批评栏中有一篇文章叫《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春晚》,讨论近几届春晚节目越来越差的现象。文中有一句话直接说:“每一年,对节目照例是层层审核,如此的精挑细选,可最后淘出来的东西却多是平庸无奇,有的甚至如垃圾。”此类评论只流于没有太多学理的情感和道德是非的评价,又缺乏文化批评应有的理性批判、客观分析的学术品格。 第四、理论话语的匮乏。文化批评是在伯明翰学派开创的文化研究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来又被美国的左派学者,如杰姆逊等发扬广大。他们多被称为“西马”或者“新马”,并且有一套独立的批评话语。但是,国内文化批评大多还是普通评论话语的堆积,显示不出文化批评的特色和独特的话语体系。文化批评既不是学术论文那样严谨的分析类文章,也不是日常普通的文化现象评论、时事评论、随感和跟帖等。它不像专业论文那么引经据典,也不像随感那样情感泛滥。它以文学和文化现象为批评内容,对某一个特定的现象作出既符合理智,而又有思辨性的批评。它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并旨在揭示现象背后的权力和社会关系,是一种文学社会学意义上的批评方式。 当前中国的文化批评是在泛滥中迷失自我,真正的文化批评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先知国情,再谈批评 陈荣花 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学批评渐已散热,文化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的舞台上迅速走红。 文化的概念,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亦或许一千个解读者心中,有一千零一种文化的定义(如果其本身对文化定义亦有疑惑的话),或广义或狭义,可物质可精神,宜抽象宜具体,总之,囊括之广,难以详尽。正因了其“杂”的属性,文化批评,顾名思义,那批评对象之广,亦可想而知了。大众文化、现代传媒,乃至与人的日常生活(如服饰、居室装饰、体育运动等)紧密相关的经验现象皆可列入其批评之中。各种社会现象、社会元素,只要与“文化”沾边,皆可取而批之评之。然而,若要论其“健康指数”,那可要令人大跌眼镜了。 当下中国文化批评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跟风严重。 无论大小作家、编辑、自由撰稿人,还是各路学者,在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出现时,总会第一时间追随,一时间,大小批评文章铺天盖地,翻开报纸杂志,文化批评比比皆是,好不热闹!每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过,各种大小评论不断涌出,已成惯例。 功利心切。 当今很多学者以研究最热学术为荣,既新鲜,又时髦,风口浪尖,关注度高,名利回报自然也就大。于是上世纪末文化批评热刚由西方进入中国,便已拥有众多追随者,即使很多理论雷同,即使观点毫无新意,能论就论,能瞎掰就瞎掰,先赶个“早班车”。 对象泛化。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大量文化现象涌入文化领域,有论者称“文学已经离开了经典文学时代而开始进入泛文学时代”,而本身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新视野而得存在的文化批评,在对象的取舍方面也愈来愈扑朔迷离,甚至很多边缘化、低俗化的大众作品也被引入了研究领域,其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便是大量文化经典、精英文本的日渐边缘化,去中心化。 专业失衡。 文化研究研究范围的混杂性,决定了文化批评的跨学科性。很多学者放弃自身原来的研究立场,尤其是众多文学批评者,转身加入这个文化批评的大潮中来,丢了西瓜,只捡芝麻,其中损失,旁观者清,顾大局者清。舍弃原有根基而冒险,勇气之余还需权衡偏颇与否。 责任心弱。 这是我认为最最根本的问题所在。还未辨清中国的文化现实,就对其进行批判,那必然只有一个后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国的文化研究理论,源自西方的英国伯明翰学派与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我们皆知两派之文化批评的兴起都有着极强的学术背景,而中国尚未经历其“坎坷学术路”,拿来即用,显然不是上策。认清中国文化国情,方为首要。 先知文化国情,再谈文化批评,我认为,这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对于理论,还是吃透了再吸收,笔杆子不急,否则,姣好面容急成了猴屁股,就只能耍猴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