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充满焦虑的开放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本站原创 佚名 参加讨论

    
    洛  盏,1986年生,诗人,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其专栏"独角戏"将通过具体现象来谈论中国电影与全球化进程既彼此平行、又互相颉颃的转型过程。
    如果将从"中国"回到"中国"的讨论置于中国电影的谱系之中来,在我看来,也许就是指从"想象的"中国,回到"充满焦虑的开放性"的中国本身。两者均有具体的指涉,如不同代际导演对"中国"的不同呈现方式等。80年代初,处于"历史再叙述"欲望与全球文化考评和市场的夹缝中的第五代导演,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在废墟中进行重建的文化工地,并在"寻找根本"和"寻求认同"的纵横轴之间显得面目暧昧。随着一批中国电影的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屡获得所谓的认同,民族神话也一步步建立并嬗变,并渐渐呈现"浓妆的艳异"的特点。到第六代导演,"中国"的呈现方式则更显多元与自信。
    在以张艺谋的早期作品(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为代表的一些影片中,"中国"的形象倒映在西方人的眼里,是沉默的,是阴性、女人的,有着次等身份并弥漫着神秘气质。面对这些影片,作为"男性"的西方人可以尽情发挥"控制事态的威力和色情的观看的主动性威力",来欣赏西方缺失的那种东方"色相":在《红高粱》开头的那片沉默的荒原中,几个粗犷的大汉抬着鲜红的轿子在远处出现,这与陈凯歌的《黄土地》开头"山水画横轴"式的黄土高原形象的展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沉默的、母性的土地,似乎是西方人眼里有待征服、开化的土地,如同他们的祖先的船头触及新大陆一样。
    在这些电影中,"颠轿"、"皮影戏"以及"大红灯笼"等,作为一种没有时间性的抽象的民俗代码,将一个摇摆在唯美和压抑之间的中国,轻巧地嵌入西方的"中国"想象。这个"中国"是抽象的、经过空间化处理而充满隐喻性的中国。在这个"中国",充斥着迂腐的秩序,以及压抑着的人性(在张艺谋的作品中,人性甚至别简化成性),而人性、自由等恰好是西方高明论最漂亮的说辞。这些民俗代码依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抑或某种意义上的东方"色相"得以存在,并与西方社会的东方神秘感相呼应。
    "如果东方能代表自己,那也就罢了;既然做不到,西方当然义不容辞地为东方创造一幅图像,为了西方自己,也为了可怜的东方。"为了呈现萨义德阐述的"想象的"东方图景,西方以出资人或评委等暧昧身份,通过张艺谋等"纯东方人"将东方符号化。这种符号化后的东方文化图景,沦为西方文化的惬意补充或者西方文化之所以高明的佐证,如同太极图中少阳鱼中的一点太阴,达成了一种象征性的平衡。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时间、空间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回到"中国"。詹明信曾指出:"后现代主义现象最终、最一般的特征,就是仿佛一切都彻底空间化了,思维、存在的经验和文化产品都空间化了。"在后现代文化中,"空间"业已成为描述和探究社会与文化形态的最为关键的词语,而这种空间化的世界也改变了电影的表达方式和想象方式。空间化作用在中国电影身上,轻巧地将各种风格讨好的历史的、社会的零落片段缀补在一起,流水线式地产出一系列畅销的拼盘式产品。如张艺谋的早期电影,经常将中国通过空间化而抽象为一个虚幻的空间,抽象为一种为西方的凝视而提供的文化产品,并且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奇观,将中国化为一个神秘的、绝对的隐喻。
    我们可以将张艺谋的早期作品与第六代的贾樟柯的作品做一个粗浅的比较。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等影片中的空间展示和诸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中的空间展示还是有质的不同。前者更多的是一种对"变化刚刚完成的中国"的一种记录与展示,而后者则是为了满足西方凝视的一种民俗修辞;后者将中国隐喻为不同于西方的、落后且压抑人性的"次等文化",而前者则有着从容、自信的气质,以一种人性和社会关怀的主体性眼光去关注中国自身的变迁。究其本质区别,《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中国是单纯空间化的中国,剥离了时间轴的中国,是为了展示而展示的、作为文化资本的商品而摆上货架的中国;而《三峡好人》则以时间轴为主轴,影片中的人物、空间和事件都成为历史中的真实个体,有着更深刻的人文情怀。
    正如伊芙特·波洛在《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中所谈的:"如果说空间通过自身的约束力创造出抽象的象征力量,那么时间恰恰以全然相反的方式行事:时间是通过自己的充满焦虑的开放性增添这种抽象效果的。"时间轴的剥离容易使单纯的空间展示具有隐喻和唯美的特质,这与消费主义不谋而合,而时间的植入则意味着影片有更多文化上的担当。在诸如《三峡好人》等作品中,有视觉冲击力的影像不再是孤立的片段或者展架上的商品,而是融入在了具体的时境中,从而指向一种更有文化内涵的电影表述。
    总而言之,符号化的"中国"对于中国自身没有质感,但是对于西方等他者来说,却很有效,很有沟通性,但也因过于机巧的隐喻丧失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回到"充满焦虑的开放性的"中国本身,则如米歇尔在《图像理论》中引述的约翰·拉契曼的话,"一件作品是由一些事件构成,这些时间捕捉到了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证据,并打开了能够回顾性重新阐释这个身份的各种其他可能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