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人高骈的《山亭夏日》描写的是江南初夏的风光。 初夏是一个连空气也弥漫着花香的时节,美好极了。可惜江南的初夏是短暂的,很快便是“赤日炎炎如火烧”的炎夏酷暑了。 不过,《说文解字》中“夏”的初字,与这里所说的夏日之“夏”字,却不是一回事。 《说文解字》曰:“夏,中国之人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国之人也。以別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就是说,“夏”指中国人,生活在北方的狄、南方的蛮、西方的羌、东方的夷当中,即为黄河流域的中原也,而居于此地的中国人便自称“华夏”。 目前还没有发现公认的甲骨文“夏”,我们见到的是金文(图一)。故此,许慎认为:夏,从夊(sui,音似虽)从页,从臼。臼,两手;夊,两足也。小篆的“夏”字(图二),虽省减了笔画,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只留一只脚(夊),但其义不变。金文和小篆的“夏”字,都像一个人的形象,气宇轩昂,仪表堂堂,上面的“页”,拟是人头的意思,大大的脸庞,表示方正有智慧;下半部的手与足,达意清晰,显示人的创造能力。正如康殷《古文字形发微》中所言:“夏字是一个完美的人,这个形体比起甲骨文中其他表现人的形态的字来说,确为一表堂堂。”“夏”字,既为中国人的形象,也表达了华夏民族对人的审美追求。即便是今日的夏字,较金文又少了“臼”,去掉了“手”的符号部件,但人的头、脚依然保留,还是“中国人”的形象。 说“夏”,必说到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夏朝相传为大禹所建,建都安邑,在今天山西运城境内。但由于史书文献成书较晚,已知的并没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因此近现代有人疑其为伪。记得20世纪8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回乡,与我们谈及夏朝存在与否时,他说,我也姓夏,当然很希望历史上有个可靠的夏朝,可是证据不足啊。不过,据悉考古学家正在通过对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来寻找确凿的依据,我们企足而待。 那么,起初作为古代汉民族自称的“夏”字,又是如何演变为一年四季中的“夏”的呢? 学界众说纷纭,各有道理。上古时期,古人先以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原野易色,来区分春秋两季,直至西周,历法向前进了一步,才能明分春、夏、秋、冬四季。至于为何假借“夏”表示烈日当空、绿荫匝地的夏日?这与“夏”字的字形有关。 据说,殷墟《卜辞》中有疑为“夏”的甲骨文,因而被誉为“契学大师”的叶玉森先生在《释夏》中认为,“夏”似蝉虫,“并像蝉之緌(ruí,音似蕤,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首翼足形,蝉为夏虫,闻其声即知其夏,故先哲假蝉形以表之。”而更多的学者则从小篆字形分析认为:人的手脚裸露,且形象完整,那是炎热天气中人以图凉快的真实形态,可成为假借为夏日之“夏”的原由。清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也认为,“夏,像人当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 转眼便是炎夏酷暑了。江南的盛夏比之北方要溽湿闷热得多,但夏日有其自身的神采风姿。夏日,田野山原葱绿一片,葳蕤生光,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水塘边则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韵;夜晚便是清风传芳香、明月惊林鸟的幽静,那真是焕发着生机和激情的季节,让一切生命都充溢着希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