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夫子讲国学 孟子:傲视天下的英雄式思想家 卫方正 读《孟子》,总感觉作者的脾气很大,自视很高,有一种睥睨无人、傲视天下的大英雄气概。“如欲平治天下,方今之世,舍我其谁?”这气魄,千古何曾有第二人?然而你仔细品读,却发现这正是孟子的性情使然、主张使然、时代与际遇使然。下面,就让我们接近孟子,接近他的逼人光芒和热量。 这个比孔子晚生一百多年的伟大人物,自南宋以来,在儒家稳稳地坐着第二把交椅的地位,被尊为“亚圣”。无论是中国文明史还是世界文明史,他都是一座无法绕开的峭拔高峰。在我们国学系统内,他更是一个有着万丈光芒的巨大恒星。他与孔子、荀子一起,构成了先秦儒家最璀璨的一个星座。 他是谁?他做过什么?他的思想和主张是什么?来,我来细细说,你来慢慢看—— 身世之谜:孟母何曾有三迁? 孟子是个什么人?他出生在什么家庭?他的成长环境如何? 也许,你会马上给我讲出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告诉我说,孟子是跟母亲一起长大的,母亲的教育对她很重要……等等。 ——你错了! 现在我要告诉你,“孟母三迁”的动人故事,是比他晚几百年的西汉人杜撰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孟子是在一个健康的平民家庭中长大,父亲虽然去世较早,但其时孟子已经成年,父亲的丧事是他一手操持。 证据何在? ——证据就在《孟子》中。《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孟子在鲁国,鲁平公计划去见孟子,然而就在这时,事情发生了转折:“……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请注意,在这段记述之中,鲁国的几名重量级人物鲁平公、臧仓、乐正子的对话都围绕一个事情:孟子父母的葬礼都是孟子自己操办的。孟子为邹人,邹属鲁。因此可以断定他们说的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而在“孟母三迁”的动人故事中,孟子与母亲是以孤儿寡母的形象出现的。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而汉人编写的许多关于先秦诸子的故事,大多是靠不住的。例如《韩诗外传》中的孔门师生、汉代道教典籍中的老子等等。然而奇怪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很容易地将其他传说给否定了,却单单承认了子虚乌有的孟母三迁,真是怪哉! 我认为,关于孟子生平,最可靠的资料还是《孟子》一书。然而这位大思想家似乎总是太忙,一心想着立德立言立功,而没有留下诸如“借我一生”之类的自传性文字。我们只能从《孟子》行文间偶然留下的点滴旁证中,得到这样一个大致准确的推断:孟子名轲,邹国人,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左右,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左右,是先秦诸子中罕见的长寿者。孟子一生以孔子正统传人自居,而在实践中又多有发展与变通,曾“辙环天下”,游说齐、晋、宋、薛、鲁、滕、魏等各国,并一度在齐国 “加齐之卿相”,做了一段时间的高级参谋或者顾问,然而终其一生,不得大用,其道也不得行于当世。于是晚年远离政治,像他的前辈孔子一样,以整理典籍为终身的价值寄托,遂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孟子》七篇。 师承流派:继承孔子辟杨墨 倘若孟子不是生在与鲁国毗邻的邹国,那么他就决不可能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孟子。他的出生地域决定了他的师承,他的师承决定了他的流派。 孟子的出生地邹国,离孔子的出生地只有一百多里地。他自己也说:“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在孔子去世后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继续传播先师的学说,儒家学说至少已经在齐鲁一带产生了越来越巨大的影响。我相信,孟子自幼就有了对孔子和儒家耳濡目染、心向往之的亲近之感。唐代的韩愈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厘清儒家道统,说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其言影响深远。然而昌黎先生毕竟是散文家,这种用文学的表达方式是不能完全当真的。就以孟子来说,他并不是受业于孔子,也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因为根据《史记》中对子思的记载来看,孟子出生时,子思已经去世最少一二十年了。孟子自己也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可见,他的老师并不是什么有名望的人,而且应该不止一人。我认为,孟子的老师很可能是子思的几位弟子。就这样,一个著名的学派中,几个不很有名的老师,教出了一个伟大的学生。 孟子最为敬仰的人就是孔子,他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而作为孔子的正统传人,孟子也着实为儒家放出了无限光芒。他“言必称尧舜”,将自己一生的立身行事、辩论文章都牢牢建立在由孔子所奠定的儒家理念的基础上。像堂吉诃德一样,在战国这个混乱不堪的时代中高扬理想主义的旗帜,发出一声声真诚而理直气壮的呐喊,响彻千古! 对于儒家而言,孟子最主要的功业有两件:一是对孔子的许多学说进行了细化、拓展,以及根据时代特点而进行的变通,使儒家的学说更加系统和完整。比如孔子讲“仁”,孟子则“仁义”并说,并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等等;第二,孟子对当时流行的杨朱、墨翟的学说进行了坚决批判,保证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和纯洁性。以至于后儒说道:“孟子辟杨墨,功不在禹下。”故数千来来“孔孟”并称,儒家的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良有以也。 思想主张:性善仁政反独裁 孟子的思想,建立在一个核心上:性善。孟子的主张,也建立在一个核心上:王道。而此两者又是紧密关联,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关系。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孟子的思想。孟子“性善论”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然而这里的“欲”何以必须?也就是说,人何以当仁?孔子没继续说。然而孟子却由此讲到人性。他认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与生俱来的善性,只有保持并扩充之,才能真正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这种先天具有的性善,孟子称之为善端。他甚至还像后世的心理学一样,条分缕析地分析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端完全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人要觉察这一点,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才能实现此上天所与之本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还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所有阶层的人都摆在在了“人”这一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人具有一种先验的普遍的善性。“性善”之“性”,是指人之为人的特性,具有的能动主体性。向善表明人的本体自觉,为善表明人的工夫自觉。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存在先验的“善”之同时,认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是由主客观两方面原因造成的。这种探讨适应于大的历史潮流,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对后世应先深远。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实在要比作为哲学根据的“性善论”还要震撼,还要迷人。 什么是仁政?简单说,就是两句话,一是民本思想,关心一切人;二是民主思想,尊重一切人。我们今天所推行的民主政治,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在《孟子·梁惠王下》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讬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这段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很有意思,孟子设了个逻辑陷阱等着宣王,而宣王没有辜负孟子,老老实实地跳了进去——孟子也用这个陷阱告诫宣王: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在此基础上,孟子说出让后世的朱元璋龙颜大怒的那几句话就不奇怪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作为独裁君主的朱元璋放出狠话:“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朱元璋早已成尘,但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却在历史长河中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再看这几句:“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这简直就是后世议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的先声! 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孟子坚决地反对一切垄断和独裁,站在绝大多数“普罗大众”的立场上看历史、看现实、看未来和永远。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比起来,他实在是一名充满了浩然之气的英雄!“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他自己的夫子自道,我们认为,他是说到做到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