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艺坛论道:科学对待中国画的文化传统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焦自伟马振声 参加讨论

    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传承至今,经过了不同时代的砥砺与淘洗,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求新求变,成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和民族文化基因的塑造。因此,科学客观地对待中国画的文化传统,就要对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画基本理论进行厘清,对中国画的文化之源进行梳理分析,明晰其特质,并对它的时代面貌有清醒的把握。
    儒道释:文化之源
    中国画从以儒、道、释三家为主要源流的传统文化中蒙泽深厚——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对其影响深远,道家思想对中国画的艺术特质有极大的塑造之功,佛家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则使中国画的境界更加深闳阔大、风格上更加超逸空灵。
    儒家思想由“道中庸”而“致中和”以达“极高明”的基本精神,决定了中国画的基本道路与追求也是由中致和,即经由适宜的、合度的、富有分寸感的全面协调达到整体和谐。儒家思想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更注重发挥书画艺术的教化功能,正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这种教化功能在整个书画发展史中得到了一以贯之的体现,其中人物画表现最为突出。在这种观念下,书画被看成是经艺之本、王政之始,是神圣而重要的——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山水和花鸟画所具有的观道畅神、达情适意之审美观,则多是道家思想影响的结果。一直以来,写意精神被认为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和中国画的价值核心,它更多地源于道家思想。黄宾虹在《宾虹论画》中说:“老子言‘道法自然’,庄生谓‘技进乎道’。学画者不可不读老庄之书。”既然艺术不应停留于模仿自然的外在形象,而需深入揭示自然的内在本质,那么写意精神的逻辑思路正是不求形似,注重神韵。写意精神也便把中国人的审美理想——“澄怀观道”“返璞归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佛家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则将中国画的审美观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种影响从实践和思想两个方面得以实现。一方面,宗教画成为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之一,众多的僧侣也参与到绘画创作中,如巨然、髡残、石涛等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另一方面,佛家将心性的修习与对世界的观照通过宗教意识连接了起来,这使中国画的精神更加深闳,境界更加阔大,风格更加超逸空灵。《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就有“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之语,是说每个人都在用心描绘世界,去发现世俗所不能看到的自然和宇宙,这就为中国画的精神表达提供了更丰富的角度和更广阔的空间。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不再停留于对自然现实的简单表现,而是着力达到空灵的境界,体现物我一如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
    除此之外,《周易》中“象”的观念也为中国画提供了艺术上的根据。它所建立的符号系统及体现的观物取象观念、对立统一观念等,对传统绘画的观察方法、造型规律、审美特点、理论思维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谓“立象以尽意”,即言、意不足以表达的,可以借助于“象”表达,通过具体的“象”去阐明某种有普遍意义的哲理。视感状貌是“象”的基本属性,这就为绘画的形象特质提供了思想文化上的依据。
    总而言之,儒、道、释三江汇流而成中国传统文化之奔腾长河,赋予了中国画“是其所是”的文化本质特征。中国画理应以之为根基,从传统资源的丰厚土壤中汲取营养,开启中国绘画的源头活水,反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塑造中国文化的特有品质和价值。
    文心文脉:精神特质
    要科学对待中国画的文化传统,还应当遵循中国画的艺术规律。
    中国画自身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对一些重要的艺术因素和关系有着深刻独到的认识和理解,成为了其承变进程中始终不易的特有基因。这特有的基因就是无论时代如何嬗变、发展如何跌宕,贯穿其中的是绵延不绝的文心文脉,这是中国画自始至终的持守与自觉。
    主客观关系是中国画学中极其重要的问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这一关系的高度概括。中国画学中实际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美学体系,这一体系包含着传写性(写实性)与倾泻性(写意性),二者互制互动,构成中国画民族审美特质的核心支柱。传写性偏于客观、写实,倾泻性则偏于主观、写意,二者之间和谐互生,才能达到中国画的至高境界。齐白石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可以说是这一主客观关系的绝佳理解。
    空间观念和笔墨问题同样是中国画的本质要素。“以大观小”是中国式的独特的空间思维智慧,由《周易》而来的这种“观”的思维方式,是中国画特有的“游观”智慧的体现。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指出:“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种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传统山水时空是画家用笔墨组合的、主观化的时空。但笔墨的提炼和主观化的表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容易形成某种模式。这种时空的虚拟性和模式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画从现实时空中吸纳、丰富艺术形象的种种通途。中国画在向现代的转型中显然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中国画的笔墨问题历来争讼不断。文化精神为体,笔墨技巧为用。从这个观念出发,笔墨没有独立自足性,是精神、境界为笔墨提供了精神基础。也就是说,中国画的笔墨所具有的文化根源断然不能忽视,用传统的笔墨表现新的时代精神,借古开今,不仅有着诸多成功的历史经验,也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值得选择的道路。
    审视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有变者,有不变者。不变者是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的文心文脉;变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所拥有的时代精神和新的认识。立足文心,以及核心问题上的独特见识,无疑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并不断发展自身的核心文化要素。
    时代新变:艺术命脉
    要科学对待中国画的文化传统,更要避免固守僵化,回应时代要求,博采众长,形成中国画新的面貌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那么中国画如何走向现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才能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宋沈作喆《寓简》云:“万物之变动,造化之生成,所以资吾之用者亦广矣,岂惟翰墨为然哉?为文亦犹是矣。”变化乃宇宙永恒的规律,世间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变化着,中国画亦然。一味泥古必然僵化,单纯求新则易丧己。中国画只有在传统文化上立定精神,以传承为根本道路,持守艺术的本质规律,同时博采众长,回应时代要求,表现时代精神,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要理解中国画的当下状况,要探寻中国画的未来道路,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让实践在理论指导下焕发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中国画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转型无不是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新的时代,中国画理应有新的实践和理论,塑造现代形态:尊重现实,紧扣时代,回归艺术本身;对传统的美学思想和笔墨结构进行变革,例如打破原先单纯的点线网络结构;以自信开放的态度吐纳中外的艺术营养……“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中国画如果不能表达新的时代内涵,必然会被丢进历史的故纸堆。因此,繁荣喧嚣之下,艺术家需要秉持冷静的态度,于求新图变中永葆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
    师法古人而不拘泥、顺应时代而重传承,方能实现“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深度统一,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有序传承与借古开今的自觉自律,从而推动中国画不断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