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如果我问,现在你还在动笔写信吗(或者在网络上写信)?你还有过以一种忐忑的心情,在期待一封家书或来自友人的信件的经历吗?我想,以肯定的口气回答我的,恐怕十人中间不会超出一个。这种现实在传递着一个令人尴尬甚至痛心的文化现象:曾经鲜活的“书简文化”正离我们渐行渐远,大有演化成为“文化化石”之势!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中,“家书抵千金”是数代人的共识。围绕着这长短不一的文体形态,厚重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影响久远的美谈。鸿雁传书、飞鸽报信演绎了一个个动人心、感天地的故事和传说。从汉代无名氏的“长跪读素书,书中竟如何?”到唐朝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唐朝李冶的“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到宋代晏殊的“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到欧阳修的“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知何处?”,更不要说最为著名的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人诗句和杜牧的“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复杂情感,汉乐府、元散曲,唐诗宋词,都留下了关于“书简”的不朽篇章,充满了历朝历代人们对书信所包含的多重滋味的品读。即使今天读来,也有一种心灵的震撼。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书简”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千百年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无数做人、立德的思想,在家信和志同道合者的书信往来中得到传承和弘扬,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也通过书简而得以传播和建立,这就是我们今天再读《曾国藩家书》、再读林觉民《与妻书》、再读《傅雷家书》而不断有新的启迪和思考的最好说明。“书简”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园地里一朵绚丽的奇葩的同时,也丰富了以此为主题的诗歌、散文等不同文体的宝库。 然而,回到本文开头的设问:随着信息和文字传播手段的变化,今天,我们还有多少人在写信?有多少人还会写信?毛笔、钢笔书写的美丽和潇洒,已被千篇一律的电脑体所替代;字斟句酌、灵光闪现的思想交流和吁寒问暖,也已转化为转发、群发的固定短信和段子。相伴书简而生的邮票,也似乎像一个移情别恋的负心人儿,决然地弃书简而去,另立门户,和财富同居、寻欢,成为行情不断飙升的收藏品。虽然也曾有一些人,一度只是将书简的传统书写形式,转化成了电子邮件,但事实是,当QQ等即时聊天工具诞生后,更多的人选择的是口口相传、语音交流,早已对动笔、动手没有兴趣。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传播手段的选择,而内在的,却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思想、情感把握的失控。社会竞争的激烈让当今的人们没有细品生活的闲暇,传播手段的进步,也正给了人们删繁就简的理由和途径。所以,今天,我们再也见不到触及心灵的书简文字,再也没有了“家书抵万金”的感动和期待,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这是文化的繁荣还是式微?每一个文化工作者当有所思考和有所行动! 为了使“书简”不成为“文化化石”,为了能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至于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减,朋友,让我们一起动手、动心,抽出一点时间,给你的家 (责任编辑:admin) |